
麥凱恩即使想要獲勝,可能的路徑則極其渺茫。由于奧巴馬在今年的大選中聲勢居高不下,因此麥凱恩在選舉中總處在守勢。麥凱恩想要獲勝的第一條路徑就是守住幾乎所有2004年布什獲勝的州……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從選舉地圖上看去,11月4日的選舉似乎是奧巴馬的囊中之物了,不過最新的民調顯示,奧巴馬可能并不會那么輕松的獲得勝利。從去年初就開始的大選在邁入最高潮與最后一頁的時候,都將發生些什么,又有什么值得我們在大選夜關注呢?
奧巴馬的選情看起來總是一片大好,擺出一副候任總統架勢的他正在不斷向麥凱恩陣營展開攻勢。最近一周來,奧巴馬已經不滿足于在北卡羅來納這樣雙方實力接近的共和黨傳統州進行活動,他的目光甚至移向了即使是在本次選舉中都被認為是共和黨穩贏的州份。
在蒙大拿、印第安納、佐治亞、北達科他,甚至麥凱恩的家鄉亞利桑那州,選情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緊繃。奧巴馬利用自己的資金和人力優勢在這些州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競選活動。但麥凱恩對此幾乎完全置之不理,仍舊在原先的戰場州進行活動。因此奧巴馬這樣的進攻策略究竟是擴大了戰果,為自己增添勝算;還是最后關頭分散精力,增加風險;可以看一下最早宣布結果的印第安納州,雖然民調顯示麥凱恩只領先1個百分點,但以共和黨歷年在印第安納獲勝的傳統,實際差距可能更大。如果奧巴馬能夠在北京時間五日清晨七八點時宣布拿下印州,那么麥凱恩很可能將面臨一次全面大潰敗——連自己微弱領先的州都沒有保住,何談持平與落后的州。如果奧巴馬和麥凱恩的差距在1-2個百分點以內,那么麥凱恩在整場大選中仍將保持高競爭力。印州就如同一只小水晶球,其選舉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后續的可能走向。
麥凱恩即使想要獲勝,可能的路徑則極其渺茫。由于奧巴馬在今年的大選中聲勢居高不下,因此麥凱恩在選舉中總處在守勢。麥凱恩想要獲勝的第一條路徑就是守住幾乎所有2004年布什獲勝的州,主要是科羅拉多、內華達、俄亥俄、佛羅里達、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密蘇里這八個州。大選開票之后,這八個州中只要丟掉一個,麥凱恩就幾乎可以當場認輸了。
從目前的民調數據看,麥凱恩正在密蘇里和北卡羅來納挽回頹勢,有望后來居上。俄亥俄和佛羅里達則是處在膠著狀態,兩人的民調數字互有領先,考慮到共和黨在佛羅里達州擁有全美最強勁的基層動員體系,而麥凱恩陣營反復宣傳的中產階級代表“水管工喬”又是俄亥俄州居民,再加上麥凱恩在最后時刻向俄亥俄傾注了最大比例的資源和時間,這兩個州也很可能以極微弱優勢倒向麥凱恩。剩下的內華達、科羅拉多與弗吉尼亞州中,麥凱恩的落后幅度都比較大,由于他面臨的是一個都輸不起的“絕境”,再加上麥凱恩最后的競選時間內又沒有在這些地區做太多停留,也沒有投放大量廣告,故而要想在這三個州開出和民調迥異的結果,難度不算小。上述這八個州中,弗吉尼亞州將是最早進行投開票的州,最快在北京時間11月5日上午10時許就可以公布結果。如果開票結果是奧巴馬時隔44年為民主黨重奪弗吉尼亞,那么大致就可以斷定無論俄亥俄和佛羅里達等州結果怎樣,麥凱恩的總統之路已經終結。
在八個州的全力防守的滋味當然不好受,這樣的“絕境”也會讓支持者們覺得麥凱恩已經沒有希望了。所以雖然不能夠像奧巴馬一樣“隨便怎么都能贏”,麥凱恩也需要描繪出其他的可能性,證明除過全力防守外,“不這樣也能贏。”麥凱恩的第二條獲勝路徑在于拿下賓夕法尼亞,賓州的選舉人票數位列全美第五,是傳統的搖擺州,但賓州在過去兩次總統大選中都支持民主黨,并且奧巴馬目前也享有4-6個百分點的優勢。麥凱恩的希望在于鎖定藍領工人階層,希望這個價值觀保守的群體能夠接受他對奧巴馬極端自由、主張偏左的攻擊;麥凱恩9月下旬一度在賓州落后十余個百分點,但他堅持在該州競選,并成功地縮小了差距。如果麥凱恩能夠虎口拔牙地拿下賓夕法尼亞,那么他就可以經受住在弗吉尼亞和科羅拉多的失利,勝利之路更加寬廣。賓夕法尼亞略晚于弗吉尼亞開票,其最終歸屬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如果賓州在弗州之后同樣歸屬奧巴馬,那就意味著2008年的美國大選已然結束。
如果賓州和弗州歸屬不同的候選人,那么我們需要等待兩到三個小時。等待西部最后幾個搖擺州的結果了,持續近兩年的漫長大選,也將在那時落下帷幕。(來源:中國網 何京楷)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