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記得馬丁·路德·金博士在不朽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中說到:我夢想有一天,在南方和煦的陽光下,昔日奴隸的孩子與昔日奴隸主的孩子能夠同席而坐、親如手足;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當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把手放在美國《憲法》上的時候,被人所詬病的美國種族主義最后一絲傷口被彌合了。雖然奧巴馬并非美國黑奴的后裔,但其膚色所承載的意義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血緣,而是代表著一種理念最終所得到的勝利。
但是,在這個時刻成為美國的總統,創造歷史的喜悅并不能代替其所面對形勢嚴峻。從去年開始的金融危機與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之擔心,在奧巴馬的就職演說中表露無疑。在這個演說中,雖然奧巴馬用很具有信念的詞匯描述了重振經濟的決心,但從措辭可以看出來,對于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他所持的態度未必樂觀,正如他在演說中說到:我們的確面臨著很多嚴峻的挑戰,而且在短期內不大可能輕易解決。
從演講的層次看,奧巴馬所關注的領域無非是這幾個領域:經濟振興、教育、環保能源、國際反恐與國家安全。前三個與其說是具體的事務,不如說是一種理念的問題。不論是經濟還是教育,甚至是環保,更多的是文化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種社會秩序的認同。筆者注意到奧巴馬談到政府作用與大小的時候,放棄了傳統意義上共和、民主兩黨之間關于這方面的爭執,更多的是用實用主義的角度解讀了政府的存在意義。他說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能夠做什么。從社會保障到經濟發展,甚至到市場的監管,都被其納入了政府的責任范疇。
從這個意義上說,是這十幾年間美國政治理念更加實用化的表現。共和與民主兩黨在表述其政策指向上,已經具有了越來越多的共同點,關于市場經濟與政府的社會責任,越加的趨于中性表達。這種理念所折射到經濟、教育、環保這三個方面,應對金融危機的時候更多的會使用羅斯福的方式,而教育與環保的層面上,更多的可能增加政府的控制力度,以求提高國家整體實力。
國際反恐與國家安全層面,奧巴馬很罕見地明確表示美國將繼續尋求全球的領導地位:“我想對正在觀看這一儀式的其他國家的人民和政府說,不論他們是在各國偉大的首府,還是在如同我父親出生地一般的小村落,我想讓他們知道:對于每個追求和平和自尊的國家和個人而言,美國都是朋友,我們愿意再次領導大家踏上追尋之旅。”
就某種意義而言,在美國放棄了孤立主義的觀念之后,其世界的領導地位在冷戰結束后已經無可動搖。冷戰之后的歷任美國總統都把這種領導地位視作理所當然。而奧巴馬再次強調這點并不意外。但由于奧巴馬將要面對的國內與國外的難題,其解決方式很可能是增強政府的控制力度,在這種思維底色下,對于國際局勢的干預程度恐怕不會比小布什政府的強硬度減少,只能是更加增強其世界領袖的角色感。
總體來說,奧巴馬在就職演說中所透露的信息,是美國將更積極地應對國內與國際事務,更加實用主義地處理面對的危機。對于并無領導大國經驗而又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奧巴馬而言,如何把自身所具有并代表的理想主義與其表現出實用主義結合起來,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作者:資深評論人 五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