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五月是百花爭艷的季節。在這春意盎然的時刻,比爾來到了華盛頓。漫步街頭,波托馬克河邊的櫻花怒放,粉白滿眼。置身其中,如同墮入云海,春寒驅盡。可惜今年流年不利,前來賞景者寥寥無幾,比爾只好孤芳自賞了。
說來也巧。這次來首都比爾就借宿于“五月花飯店”。顧名思義,這座華府頗有名氣的旅館就是因1620年首批英國清教徒乘“五月花”號帆船來到美洲而得名的。時過境遷,那時的先驅者是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來到新大陸,而如今美國人卻為了逃脫自己釀造的經濟災難而傷透了腦筋。
20日下午,比爾前往喜來登旅館,采訪中國銀行行長彭楓女士。她是來此間參加二十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的。世界上最有實力的二十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首腦此時此刻再度聚會,意義不同一般。
會見在旅館頂層的“總統套間”里進行。比爾在會客室里稍等片刻,彭女士即從旁門推門而進。她是一個風度翩翩的中年婦女。高高的個子,留著一頭烏黑的短發,身著一套深灰色的西式套裙,脖子上系了一條閃亮的珍珠項鏈。她舉止文雅,笑容可掬,講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
從簡短的晤談中,比爾得知她生于上海,畢業于北京的對外經貿大學,10年前獲得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這是她連續第三年以中國銀行行長的身份出席二十國會議。談畢,比爾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錄音機來,問了聲“可以用嗎?” 行長笑答:“當然,請便。” 比爾便輕摁了開關,讓機器開始工作。
“中國現在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外匯儲備已繼續遠遠超出日本或歐盟,占世界首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及企業證券也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后面……”
比爾看行長沒有什么反應,便接著說:
“一個強盛的中國引起了許多國家的羨慕,嫉妒,甚至恐懼。近來,傳聞中國將大量拋售手中擁有的美國債券,美國參議院主席克萊爾·格雷威脅說:如果傳言屬實,美國就不得不中止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進行實質性的報復。此間,許多專家認為,中國此舉將嚴重動搖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進一步加劇美國當前嚴重的經濟衰退。不知行長女士對此有何評論?”
彭女士抿嘴一笑,撩了撩頭發,把幾根散落的青絲妥帖地摟到耳后,然后從容不迫地回答:
“沒錯,中國經濟的總實力現在位居世界第二,但請注意,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我們還排名在世界第四十名以后。要趕上先進的發達國家,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我們應當用務實而不是情緒化的眼光來看待。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利益相關的國家相互依存。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過去幾十年的歷史證明:兩國誰也離不開誰。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中國用它的對美貿易順差購買了大量美國的政府債券和企業股票。美國的有識之士也認識到:這是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持。沒有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資金,美國政府就無法運轉,美國百姓也無從繼續消費。你說對嗎?”
“我承認您所講的。美國入不敷出,每年的消費比產出要高出近萬億美元。這筆虧空是借外國人的儲蓄來填補的。不過,我想您也會同意,美國也支援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比爾直截了當地說。
“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大量投資,幫助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當然,它們也從中國大量獲利。說得明白一點,美國的資本是利用了中國的低廉勞動力發了財。結果,美國人把錢賺走了,只把GDP留給中國。為了每年8-9%的GDP增長,我們付出了資源大量損耗和環境嚴重污染的代價。后來,不得不進行持續發展的補課。”
“恕我直言,中國是靠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富起來的,對嗎?”
“卡爾遜先生,中國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從美國賺來的錢,我們又通過貿易逆差,輸送給日本、韓國、東盟和非洲國家。一方面,中國獲得了它們的高科技或自然資源,同時也推動了雙邊關系和地區繁榮。”
“換言之,聰明的中國人用美國的錢推行了自己的國際戰略,”比爾打逗說。
“可以這么說,”彭行長哈哈大笑,“美國人也很聰明。他們善于把你儲錢罐里的錢掏出來,供他們去消費!”
“不過,到了還債的時候,美國人就抓瞎了。”
“美國人現在就試圖用規避債務的方式把債務部分勾銷!”
“是嗎?美國人還不至于那么不講信用吧,” 比爾作了辯解,但也準備聆聽這位聰慧的中國女士作出回答。
“讓美元貶值就是最便捷但,恕我直言,也是最不體面的行為,” 她說,“如果美元債券縮水10%,債權國就要蒙受萬億美元損失。要知道這些借錢給美國的國家多數比美國還窮。它們省吃儉用,才把錢積攢起來。這樣賴債,恐怕上帝也要皺眉。”
“這正是中國急于把美國國庫券賣掉的原因吧!”
“不,我們沒有這個意圖。如果我們有一天被迫拋售美國債券,也是為了牽制美元貶值和減少可能遭受的損失。”
“到時候美國就慘了。美國某些有影響人士就是擔心:中國人可能利用手里的債權來干預美國的經濟自主或牽制美國的外交行為。這一天也許真的會到來。”
“中美利害與共,”行長轉向和顏悅色,“如果我們大量拋售美元債券,美元就必定進一步貶值。這樣,我們也會遭到很大損失。這叫做兩敗俱傷。在我們看來那是下策。”
“那么什么是上策?”比爾急切地問。
“唔,最好是繼續保持現行的世界金融基本框架。特別是當今各國經濟都處于困難的時候,不論哪國都不要采取單邊的損人利己的重大行動。中國是一個負責的大國。在別國有難時,我們不會落井下石,但必要時也準備自衛。” 她的話軟中帶硬。
比爾贊賞彭女士光明磊落的態度。只是擔心如今爭執雙方都彼此咬得很緊,就像奕棋一樣,各自求勝心切,退讓一步也會被對方視為布下的陷阱。比爾祈禱上帝,讓對奕繼續下去。只要棋盤不被輸家的狂怒所掀翻,就是世界的福音了。
談話結束時,比爾感謝行長在百忙中接見了他。彭女士客氣地送到門口。在徐徐下降的電梯里,比爾仍在思索:對付勢均力敵的對手,最明智的辦法是兩傷,還是兩和?做這種決定,政治家就需要大智大勇了。
(作者:楊冠群 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副代表、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