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關系仍遇障礙
2011年,俄羅斯在加強和獨聯體國家關系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發展和歐洲國家的關系,特別是俄德、俄法的關系將有新的發展。年底以前,美國眾議院終于批準俄美削減和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但是在投票表決前,在議案技術性文本中增加了一些不具有約束力的修正條款,其中包括要求美國政府承諾再次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對核武庫進行現代化升級。特別要求美國政府和俄羅斯就限制戰術核武器展開新一輪談判。據悉,美國擁有500件戰術核武器,其中180枚部署在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及土耳其。由于美俄雙方核武器在總體上美國占有優勢,而在戰術核武器方面,俄羅斯至少在數量上占優勢。這一談判將如何進行,俄羅斯又將作出什么反應,將直接影響2011年的美俄關系。
中東局勢時緊時松
繼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后,2011年7月美國將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但中東以至南亞地區形勢好轉可能性不大。
伊拉克在年底前,通過各派妥協,終于決定由什葉派的馬立基組織內閣。2011年,伊拉克國內局勢仍將動蕩不定,炸彈襲擊事件不會停下來,不僅在國內各黨的斗爭將會加劇,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斗爭也會由于周邊不同宗教派系國家的支持,而變得異常復雜。
巴以談判陷入僵局,雙方沖突可能性在增加。
在這一地區坐大的伊朗加強和敘利亞關系,密切和黎巴嫩關系,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的真主黨。以色列有可能出兵黎巴嫩,打一場短時間的戰爭。而由于身為北約成員國卻并不反美的土耳其和伊朗相互靠攏,這一地區的形勢將變幻無常。鑒于伊朗在這一地區影響日增以及國內各派力量的斗爭日趨激烈,美國和西方國家將進一步加強對伊朗的制裁;并以和伊朗核談判作為切入點,進一步孤立伊朗。在美國對伊朗制裁、孤立和不排除戰爭可能性的情況下,2011年在這一地區將出現高度緊張的局面。
阿富汗和南亞局勢動蕩不定
自從阿富汗成為美國反恐戰爭重點,并且進一步擴展到巴基斯坦以來,恐怖襲擊在印度也有發展。自從北約宣布,阿富汗對北約已不構成威脅,美國決定2011年7月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以來,阿富汗局勢并未見好轉。預計2011年,在美國、北約部隊開始撤離前,和塔利班的戰斗將會加劇。但是和塔利班的談判也將加緊進行。美國和北約部隊開始撤離阿富汗以前,阿富汗周邊國家將進一步關注阿富汗國內局勢的發展,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將力圖對阿富汗施加影響,這三個國家競爭、合作和博弈將進一步升級。
預計2011年,不太可能發生全球性重大戰爭,地區性戰爭有可能升級,局部動亂將有所增加。但是就世界全局而言,和平與發展,各國之間友好合作將是主旋律。
(楊成緒 中國前駐奧地利大使 編輯:楊潔)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