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像店老板的一句話“別買了,跟張藝謀當年拍的差不多”,讓我決定省銀子回家BT。在家中電腦上看完之后,我倒是真的開始認同這位老板的話:似曾相識。同樣的一場隔世之戀,不過是蒙天放改成了蒙毅,把男人千年不死改成了女人千年守約。李碧華的劇本、張藝謀那歷經滄桑的臉龐,加上老黃打造葉倩文演唱的那曲《焚心以火》,怎么看都比唐季禮的導演,成龍那身華麗漢朝鎧甲強得多,倒是最后韓紅同志的歌聲還算是可圈可點,讓我上百度下了一首聽聽。
很顯然,唐季禮在選擇《神話》這個題材之時,他自己會猛加自己的創意,只為超過珠玉在前的《秦俑》。但遺憾的是,成龍的古裝扮相實在很失敗,他和金花瓶演對手戲時臉上也同樣滿是皺紋,但就是顯不出黃土地人的滄桑感,更不要說什么古之將帥的威風來,倒是現代的考古學家還是一脈相承了成龍的動作喜劇風格。
當然,某認為成龍古裝形象的失敗,除了他自身現代感太強之外,更多地還是源于劇本的薄弱,導致其表現人物內心的不足。唐導演的夢境顯然沒有李碧華的小說來得扎實。因此他為了達到電影畫面的華麗效果,放棄了對于歷史真實的再現,比如說秦崇水,故軍旅多選黑色,看看《神話》中秦軍的穿著,像不像漢軍?不過他與此同時,竟然還放棄了對于劇本臺詞的斟酌,轉而讓古代人念著假模假樣的現代臺詞,實在讓人覺得導演以及編劇只知商業不懂人文的膚淺。
至于《神話》中所謂的龐大戰爭場面,說實話,血流成河尸橫遍野并不是成龍城市現代動作喜劇的風格,再說年歲不饒人,成龍在影片中再也不可能像拍攝《A計劃》那樣直接從十幾米高的鐘樓上跳下,《神話》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電腦特效場面,但觀眾們能接受一個在CG中稱霸的成龍嗎?至少我不接受。
當然,從商業運作上而言,《神話》無疑是成功的,金花瓶和印度美女的加入,明顯就是為了打開華語之外市場的籌碼。至于片中的印度部分,顯然才傳承了成龍電影的衣缽,娛樂幽默和動作結合緊密,更適合國內外各膚色成龍迷們的口味,至于它對于影片主線起到什么作用,某只能說,看看美女的D(E?)Cup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觀影樂趣不是?(菊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