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審團主席王家衛(左一)率評委們亮相
環球在線消息: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法國美麗的海濱小城開幕了,今年戛納電影節以“更新”為主題,自稱絕對夠“新鮮”,而新評委、新導演、新電影就是“保鮮”的妙法。戛納電影節的這些做法,或許能為中國電影提供一些啟示。
新鮮面孔組成評審團
今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委可以說是面孔新鮮,中國導演王家衛出任評審團主席,章子怡也當上了評委。9位評委當中有5位是演員出身,包括莫尼卡-貝魯奇這樣風情萬種的電影明星。評委們的平均年齡創下了歷史最低。
和戛納電影節評委們朝氣蓬勃的面孔相比,中國一些電影節的評委就顯得老成持重得多,比如金雞百花電影節,很多評委都是蟬聯多屆。如此一來,評委的評判很容易形成慣性思維,雖然這有助于保持電影節的風格,但也使國內的電影節缺少新鮮感。
新生代導演成為競賽主角
因為“更新”是今年戛納電影節的主題,因此在入圍競賽單元的19部電影中,除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爾莫多瓦(《回歸》),其他導演都和中國導演婁燁一樣,是各國的新生代導演。新電影風格多元題材新穎
關注人性,尋找幸福的理由;用女性的視角尋求靈魂的回歸等等,今年的參賽影片可以說風格多元、題材新穎,其中既有像《最沒有道理的道路》這種現實題材影片,也有像《潘恩的迷宮》這樣反映少女怪誕幻想的驚悚片,還有講述未來故事的科幻片《南方傳奇》等。
和戛納電影節競賽片的題材多樣性相比,中國導演在題材的選擇上似乎總有點“不約而同”。去年,陳凱歌的《無極》和劉鎮偉的《情癲大圣》都是武俠片;今年,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馮小剛的《夜宴》以及張之亮的《墨攻》又都是古裝宮廷戲。同時,中國電影還缺少科幻、喜劇、驚悚等類型片,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的遺憾。(記者賈妍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