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導彈研發完成網路戰水準不斷升級
從“毒蝎”計劃的內容來看,要達到攻擊大陸戰略目標的目的,需要綜合提升臺軍的進攻水準。近年來,臺軍的軍備建設正在沿著這個方向發展,并通過五種手段來實現這一目的。
首先,提升空中作戰平臺的對地攻擊能力。目前,臺空軍已經完成了對在1992年購買的F-16A/B戰斗機的升級,使之能夠發射AGM-88反輻射導彈。該型導彈能夠通過跟蹤敵方雷達波束,來毀壞敵方裝備有雷達的防空系統。
據透露,臺軍的飛行員已經在F-16A/B的模擬機上進行過多次電腦仿真攻擊,將目標鎖定為大陸沿海的雷達基地。與此同時,為了增加臺軍戰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臺軍還在謀求從美國購買加油機。一旦獲得加油機,臺軍聲稱,將能夠對大陸的縱深地帶進行打擊。
導彈研發也是臺灣加強“毒蝎”計劃實施能力的一個重點。去年年底,臺媒體透露,臺“國防部”正在建立一支部署在外島的“戰略部隊”,配備射程介于600至1000公里的導彈,可攻擊大陸的范圍超出以往臺軍局限的455公里。臺軍正通過引進更好的技術,希望將導彈射程延伸到2000公里,“據稱可以打到北京”。
而從臺軍的導彈研發情況來看,這支部隊很可能配備的是“雄風二E”型地對地巡航導彈。據悉,“雄風二E”型導彈的射程為600公里,如果部署在外島,可以涵蓋大陸東南地區,如果射程增加到1000公里,則可以把上海也涵蓋在射程內。此外,臺軍還在展開高度機密的“逖靖”導彈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生產120枚射程達1000公里的短程地對地彈道導彈,以及射程達2000公里的中程地對地彈道導彈。
發展海上遠程打擊能力是臺軍的第三種手段。目前,臺軍方已完成“雄風三”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研發,該型導彈主要用來阻截大陸的海上攻擊。臺軍方聲稱,“雄風三”導彈的速度可達兩倍音速,射程達到600公里,其所具備的高速飛行與遠距離投射能力,足以威脅大陸浙江、福建、廣東東部的水上活動,也可以攻擊這一帶港口內的船只與設施。
當然,光靠導彈和戰機等先進武器,不足以完成臺軍的“毒蝎”計劃。近年來,臺軍還加強了特種部隊的滲透能力,試圖將特種部隊打造成能夠執行“攻勢作戰”任務的“利刃”部隊。據臺灣媒體透露,臺軍專門擬訂了名為“晨曦”的子計劃,妄圖在兩岸開戰后,派遣特種部隊分別從我東南沿海和西南邊境秘密潛入,并與在大陸潛伏的情報組織接頭,對一些江河大壩的發電機等部件進行破壞,使之無法泄洪。
另外,臺軍認為,網路技術在大陸的普遍應用,也給臺軍帶來“重創”大陸的機會。因此,臺軍近年來不斷研究網路戰手段,已發展電腦病毒近2000種,并多次在“漢光”軍演中使用電腦病毒進行攻防演練。臺軍還專門組建了“老虎”部隊,企圖通過網路對大陸發動病毒戰進攻,癱瘓大陸的資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