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環球在線首頁  
     
     
     
     
     
    創造歷史——人類探月成就輝煌
    2007-10-25 12:14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千百年來,上九天攬月一直是人類美好的夢想。從最初用裸眼觀看月球到后來用望遠鏡觀測月球,再到探月行動進入空間探測階段,人類一直在努力認識月球、奔向月球、找尋月球的秘密……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航博物館展出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鷹”號登月艙。它于1969年7月16日發射,7月24日從月球返回地球。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美蘇在激烈的太空角逐中你追我趕、各自領跑,探月活動如火如荼、成果斐然。盡管此后因耗資巨大等原因,各國月球探測活動曾經一度沉寂,但近年來,世界航天大國再度掀起了新一輪探月熱潮。

    在以往聲勢浩大的探月活動中,人類的“使者”一次次和月球“親密接觸”,一次次創下歷史,人類對月球的洞悉和認識也一次次再上層樓,探月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

    ·1608年到1610年間,著名科學家伽利略借助望遠鏡,發現月球表面的地形坑坑洼洼、蒼古斑斕,陰影部分是廣泛分布的月海,而反射陽光較強的部分則是月面的高地,月球表面布滿了環形山。1610年,伽利略將望遠鏡觀察到的月球景象繪制成了第一張月球正面圖。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標志著人類太空時代的到來。

    ·1959年1月,蘇聯成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掠過月球并發回數據。

    ·1959年9月12日,蘇聯發射“月球2號”探測器,并于兩天后擊中月球,撞擊月球表面“靜海”的東面,這是人類第一次實現人造物體在月球硬著陸,標志著人類對月球近距離直接科學探測的開始。“月球2號”探測器還首次為人類送回了月球表面的珍貴照片,證實了月球沒有全球性的磁場。

    ·1959年10月,蘇聯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繞過月球背面,科學家第一次獲得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駕駛“東方1號”飛船完成有史以來的首次太空飛行,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太空觀察地球,第一次在外太空看到了月球的模樣。加加林代表人類首次進入太空是蘇聯探索宇宙的重要里程碑,盡管他沒有進行過繞月飛行,更沒有實現在月球登陸,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為航天事業所作出的貢獻,還是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加加林山”。

    ·1966年2月3日,蘇聯發射的“月球9號”探測器在人類探月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月球表面軟著陸,從月球發回一批月球全景照片。

    ·1966年3月31日,蘇聯發射“月球10號”探測器,該探測器第一次實現了環繞月球飛行,拍攝了大量月球照片。

    ·1968年10月11日,美國成功發射“阿波羅7號”宇宙飛船,該飛船進行了首次載人繞月飛行試驗。

    ·1968年12月21日,美國成功發射“阿波羅8號”宇宙飛船,第一次實現載人繞月飛行。

    ·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第一次成功實現載人登月,開創了人類認識月球的新紀元。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土地,成為人類登月第一人,他當時所說的“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成為后來在無數場合被引用的名言。同年7月24日,這艘飛船載著宇航員順利返回地球。

    ·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月球16號”探測器,此后該探測器第一次實現無人駕駛飛船登月,并首次取回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1970年11月10日,蘇聯發射“月球17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攜帶的第一輛無人駕駛月球車“月球車1號”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行駛并進行科學探測,最終在月球上工作了11個月。

    ·1969年到1972年期間,美國實施了6次技術更復雜的探月活動,其中除“阿波羅13號”飛船未能按計劃登月外,其余幾次均獲成功。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并給地面帶回440公斤的月巖樣品,獲得了大量月球照片、月球表面的科學數據和環月球軌道試驗數據等,使研究人員對月球的認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為美國日后的月球探測奠定了基礎。

    ·1989年10月18日,美國發射“伽利略”號探測器,該探測器1992年11月對月球進行了多波段成像,獲取的數據被廣泛用于月球影像成圖和月球物質成分研究。

    ·1990年1月24日,日本發射“飛天”號月球探測器,該探測器沒有從月球軌道上發回數據,但這是第一次由美蘇之外的國家發射的月球探測器。

    ·1994年1月25日,美國發射了“克萊門汀”號無人駕駛飛船,對月球進行了新的地貌測繪。

    ·1997 年11月23日,美國發射“月球勘探者”探測器,該探測器以繪制月球表面地形圖、分析月球地質結構和尋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證據等為目的,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它攜帶的儀器發現在月球兩極的盆地底部可能存在水。

    ·2003年9月27日,歐洲航天局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智能1號”被發射送入太空。經過14個月的飛行,它于2004年11月15日抵達月球上空的近月軌道。經過精確的位置調整和運作后,“智能1號”進入到距離月球表面470公里到2900公里的大橢圓形最終軌道。

    在繞最終軌道運轉過程中,“智能1號”進行了大量科學試驗,詳細繪制了月球表面地形地貌圖和礦物分布圖,采集了其表面巖石的化學成分等重要信息。按原計劃,“智能1號”本應在2005年8月結束探月旅程,但由于“表現出色”,歐航局的專家一致決定將它的服役時間延長一年。2006年9月3日,“智能1號”以7000公里的時速完成了撞擊月球的最后任務,科學家希望從它激起的塵埃中尋找月球起源之謎的答案。

    ·2007年9月14日,日本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月亮女神”號順利發射升空,同年10月5日,“月亮女神”進入繞月軌道,成為日本第一個月球軌道探測器。這標志著日本的太空探索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正式開啟了自美國“阿波羅計劃”以來世界上技術最復雜、規模最大、共耗資4.78億美元的探月計劃。“月亮女神”將在一年的繞月飛行中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月球進行全面觀測,并為日本下一步的載人登月行動鋪路。

    ·2007年10月,中國計劃發射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

    鏈接:人類探月簡史

    ·17世紀之前,裸眼觀察月球;

    ·17世紀開始,利用望遠鏡觀測月球;

    ·20世紀50年代-20世紀70年代,美蘇爭霸,兩國共發射83個無人月球探測器;

    ·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探月相對沉寂后有所復蘇;

    ·21世紀以來,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日本、印度等紛紛采取行動,再掀探月高潮。(張春燕 編輯:肖亭)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