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從我國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起,商標注冊風潮便開始了。截至目前,“嫦娥”商標通過注冊的超過150個,僅剩三類領域未被注冊。
2004年,我國正式立項繞月工程并把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商標注冊風潮隨之而來。據華夏商標事務所統計,截至今年6月1日,申請“嫦娥”或相似商標的已有165個,其中,已經拿到注冊證書的超過150個,剩下的還在申請。“因為商標申請量大,商標管理部門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將申請錄入進網,所以最近數月的注冊情況還無法看到。”該事務所一名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從注冊類別上看,“嫦娥”只有41類、44類和45類未被注冊。41類的應用領域是教育、培訓、娛樂和文體活動,44類的應用領域在醫療、獸醫、美容、農業、園藝或林業服務等,45類則是保鏢、社交陪護等。
業內人士稱,目前申請注冊與“嫦娥”相關的商標,成功的可能性已不太大。此前,有人曾申請注冊化妝品類“嫦娥一號”,但因“兩面針”注冊“嫦娥”在先,該申請被國家商標局以文字和別人近似為由駁回。
(編輯:王晶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