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增加軍事透明度,進一步增信釋疑
白皮書中首次正式公開了我軍陸軍十八個集團軍的番號,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和海軍、空軍的人數,同時還披露了陸軍、海軍、空軍、二炮部隊的戰備工作情況。陳舟表示,這說明了我國在增加軍事透明度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通過進一步增加軍事透明度,來達到進一步增信釋疑這樣一個目的。”陳舟指出,“發表白皮書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于增信釋疑,進一步體現了中國軍隊的開放、合作、務實和自信。”
提高遠海能力意味著海軍的運用方式出現變化
白皮書中首次披露了中國海軍遠海訓練的部分細節,并提出“提高遠海機動作戰能力”的觀點。陳舟特別說明,海軍的近海防御并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在海軍的運用方式上出現了變化。但無論以后出現什么變化,海軍的戰略都是自衛防御性的。
維護海洋權益在白皮書中單設一節,強調中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大國,有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還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6500多個。白皮書明確指出,海洋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空間和資源保障,利用和保護海洋,建設海洋強國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
“我想國家利益的發展,安全需求的變化和海軍能力的提升必然導致海軍在力量建設和運用上的一些變化。”陳舟說,“我們都知道海軍戰略有個發展演變的過程。”
從50年代到70年代,海軍的任務是在近岸海域實施防御作戰,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海軍實現向近海防御的戰略轉變,進入新世紀后,海軍努力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遠海的機動作戰能力,發展遠海合作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
陳舟特別強調,中國的海軍戰略屬于區域性的防衛型戰略,中國的海權是在國家領土主權和聯合國海洋法確定的海洋權益范圍內的有限的海權,中國絕不會以排除性地控制海上通道和控制爭奪海上資源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