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訂閱手機報國際 中國 博覽 財經 汽車 房產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親子 社區 專題
    中國日報 中文國際 頭條國際 國際快訊 軍事臺海 精彩圖片 國際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消費旅游 能源在線 外交講壇 獨家策劃 風云對話 中日論壇 評論 特稿 新聞匯總 海外看中國 E-Weekly

    英媒:中英媒體開展對話 和而不同

    2014-01-10 17:37:27 來源:新華國際
    中國日報-看世界+加關注 打印 發送 字號 T | T 我來說兩句2311人參與)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英國《金融時報》1月10日發表了題為《中英媒體對話:和而不同》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倫敦塔橋上一間會議室的長桌兩側,不同膚色的中英面孔迎面而坐,首屆中英媒體論壇開幕。

    桌的一邊,是來自中國主流報紙、電視和廣播機構的高管和代表人物,對面,坐著他們的英國同行。并不寬敞的空間里,他們彼此的距離格外接近,這種角色集中的近距離對視,在中英媒體間不算多見。

    而中國媒體人似乎也正急于拉近和世界同行的溝通距離。近年來,中西國家之間類似級別的媒體對話,已經在中德、中日、中美之間展開。“大家有相同的看法很好,看法不同也沒關系,但最可怕的是彼此自說自話,不理睬對方的聲音。”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表示。

    但真正的溝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隨著中英代表間的輪替發言,兩國媒體人頻繁摘帶著同聲傳譯器的耳機,而語言問題,顯然不是他們彼此最大的隔閡。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說,“盡管中英交流的渠道正大大增多,但彼此間的了解仍然不夠,而且存在很多片面和誤解。”

    很快,長桌兩邊就迎來了一次“交鋒”。

    起因,是中國《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的一席發言。這位在中國輿論界頗具爭議的報人認為,西方媒體,尤其是美、英媒體存在價值觀先行、立場先行、意識形態先行的報道傾向。“事實上中國正在經歷非常快的變化。在政治等很多層面,我們仍然在很努力地搞改革。但盡管如此,你們(西方媒體)還是挑出我們一些毛病,來證明中國是沒有希望的、是可惡的。”

    “這讓我很不舒服,因為你們在給自己的國民一個不正確的圖景,引導國民對中國感到反感,讓他們在投票上影響國家外交政策,讓你們的國家領導人夸張地批評中國人權。引起中國政府反對,最后兩國經濟搞的很緊張。”

    胡錫進繼續表示:“是你們的報道導致了兩國輿論的緊張,這不是中國的不幸,是你們的不幸。中國報道西方也會有情緒化的東西,但據我觀察,要比英國媒體對中國批評少得多。”

    長桌對面立刻出現了反對意見。英國環境網站《中外對話》總編輯伊莎貝爾·希爾頓說:“對于英國媒體報道中國的方式,我認為胡先生的觀點是對西方媒體報道方式的不理解。批判主義是英國的特色,并非針對中國。今天英國的報攤上,媒體對英國政府的批評之聲也是非常常見。”

    《泰晤士報》外交事務主筆羅杰·博耶斯表示:“中英媒體之間需要更多地彼此尊重,而且這要建立在彼此互不干涉的基礎上。不能把英國媒體對人權的批評,放到個人化的觀點中去。中國的變化很快,怎么應對,如何發表自己的觀點,英國媒體自己也在思考,對此可以就此展開戰略對話,用更成熟、更開放、更有規則的方式表達出來。”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馬為公則認為:“西方媒體談論中國媒體時帶有色眼鏡,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如果問中國人提起英國,他們會想到什么?對英國人提起中國時,又會想到什么?我的一些西方朋友對中國政府的印象都不好,認為中國言論不自由。其實中國媒體對政府的批評還是很常見的。中國社交媒體也很活躍。中國三大互聯網企業規模在世界上排進了前十。這種生態下,不能說這是政府控制發展的結果。”

    而英國郵報集團總經理蓋澤特為:“不能把西方媒體、英國媒體當成統一的整體來看待。在英國,不同媒體之間時常有不同意見,彼此也時常相互攻擊。我的競爭對手們總希望把我們擊垮,迫使我們裁員,因此媒體之間是完全競爭的關系。同時,也不要把英國和美國媒體混為一談。”

    有關中英媒體間某些觀念上差異的討論,持續出現在隨后的對話中。

    在討論如何報道國際事務的議題上,中國央視的白巖松表示,“多元”是報道全球議題的基本因素之一,“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由文化和發展階段等很多因素構成。同樣一個事件,我們會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場進行解讀,我們要因此學會傾聽和尊重,不能強調我是對的你是錯的,要學會聆聽彼此的聲音。”

    而BBC中國事務編輯凱莉·格雷西則表示:“批評和挑戰權威,是BBC的媒體風格,質疑是我們報道的一種文化。當然在報道中國事務上,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也希望有能力的中國新聞工作者,來到我們的平臺,評論中國事務。”

    同樣來自BBC的東亞區主編阮青江則認為:“英國媒體不代表政府領導人的意志,中國的崛起對世界每個國家都有利,我們不是批評中國,但作為新聞工作者,應該尊重媒體原則。”

    《中國青年報》總編輯陳小川對此回應,“英國同行可能存在一些誤解,中國媒體并不完全代表政府聲音。同時雙方在表述方式上存在不同,你們更愿意指著鼻子罵,而中國的表述方式則更委婉一點。”

    而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表示:“很多英國同行認為我們替政府說話,但你們根本不知道,我們每天在多么深刻尖銳地批判著中國政府。不同的是,你們的批判是覺得這個制度根本就不成,而我的批判,是應該通過批評,把這個國家建設得更好。你不要讓我相信,你們比我更關心自己家菜園子種的菜是好還是壞。”

    劉北憲認為:“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太急于融入這個世界,太急于讓世界認可它的存在。我們還應向世界學習很多東西,向英國媒體學習很多東西,但這是個過程,需要時間。”

    財訊傳媒總裁戴小京表示:“中國有句古話:和而不同,正因為觀點不同,‘和’才有必要。”

    這句話,似乎也正是對這輪討論的總結。

     

    (來源:新華國際 編輯:林雪晴)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24小時新聞排行
    精彩熱圖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最好看的2018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线中文在线资源 官网|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人伦|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