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Language Tips > BBC > Study In UK > 留學經(jīng)驗談

    留英訪談:旅英臺灣藝術(shù)家入選臺北雙年展

    留英訪談:旅英臺灣藝術(shù)家入選臺北雙年展

    王郁媜在臺北雙年展上展出的作品探討人與機械之間的關(guān)系

    倫敦是全球創(chuàng)意之都,有一批在藝術(shù)、設計領(lǐng)域水平頂尖的高校,每年吸引越來越多華人學生前來就讀。

    王郁媜十幾年前從臺灣來到倫敦,先后在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University of London)和倫敦藝術(shù)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旗下的切爾西藝術(shù)設計學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深造,隨后潛心藝術(shù)創(chuàng)作。

    她不僅在英國參與過各大展覽,而且作品正在年度臺北雙年展參展,并參與當?shù)貒H藝術(shù)駐村計劃,還準備環(huán)島行,籌備明年的個展。

    王郁媜在接受子川專訪時回顧自己在英國學習、工作的經(jīng)驗,介紹目前參與的展覽,并向留英華人學生提出建議。

    子川:你之前在臺灣學習,畢業(yè)之后為什么選擇來英國攻讀藝術(shù)專業(yè)?

    王郁媜:其實我當時最想要做的是學語言。因為我之前在臺灣學的是設計,開始工作之后需要看的書和資料都是英文,要當好設計師就必須能夠理解這些。

    我之前是學設計的,學美術(shù)也是半路出家,原本選擇金史密斯學院是為了學設計。后來有一位外國朋友啟發(fā)了我,讓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嘗試走不同的路,就改學美術(shù)。

    子川:先后在金史密斯學院和倫敦藝術(shù)大學旗下的切爾西藝術(shù)設計學院學美術(shù),決定收獲大嗎?

    王郁媜:應該說是沖擊蠻大的。當時的我并不很清楚收獲在哪里,多年之后再慢慢回想,非常感謝這兩個學校,因為它們幫助開發(fā)學生不同的潛能。

    比如,這邊的大學特別歡迎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來學美術(shù)或者視覺藝術(shù)。設計反而成為我后來創(chuàng)作的重要元素,因為設計的概念、技巧、技法對我現(xiàn)在的作品有非常大的影響。

    留英訪談:旅英臺灣藝術(shù)家入選臺北雙年展

    王郁媜此前在倫敦海沃德藝術(shù)館展出的作品

    子川:所以你的風格是來英國之后才養(yǎng)成的?

    王郁媜:應該說是在這兩個學校之后才養(yǎng)成的。因為我原來是做設計的,所以并沒有一個特定的風格。這兩年在倫敦的學習其實是一個很長的摸索過程。

    我讀書的那個年代就用過手工完稿和電腦完稿,兩種都學過。來這邊之后,我用了很長時間把那些工匠的東西丟掉,換成用左手繪畫,把我現(xiàn)在要做的風格呈現(xiàn)出來,逐漸形成了比較個人的視覺語言風格。

    我主要用鉛筆和水彩繪畫。鉛筆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媒材。對我來講水彩是一種附加的東西。鉛筆是一個材質(zhì)上的東西,是硬的。水彩畫筆或者油畫畫筆是軟的。

    子川:你畢業(yè)之后就在英國自由藝術(shù)創(chuàng)作?

    王郁媜:是的,但我在學校的時候就參加過很多展覽,2005、2006年才有更完整的作品。到2009年之后我才有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

    子川:華人藝術(shù)家在英國發(fā)展遇到的困難會不會很多?

    王郁媜:語言上的障礙是一個很大的困難-我已經(jīng)非常努力地把英文學好,但還是有文化上的隔閡,這是最難的一點。

    子川:這些年你參加的展覽中哪個比較有意思?

    王郁媜:剛剛結(jié)束的倫敦南岸(Southbank)海沃德藝術(shù)館(Heyward Gallery)的“空中之閣”(The House in the Sky – Artists Imagine New Utopias)展覽特別有意思。

    因為展出的我的作品反映的正是畫廊所在地的建筑空間,與之呼應。

    幾年前,我也曾在曼徹斯特當代華人藝術(shù)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駐村創(chuàng)作,舉辦過一系列相關(guān)活動。

    我還出版了創(chuàng)作手冊《機器之歌》(The Song of the Machines),這是展覽的延伸作品,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子川:你目前參展2014臺北雙年展,這是如何促成的?主辦方找到你?

    王郁媜:對。參加臺北雙年展蠻特別的,因為我在英國工作、生活14年,這還是第一次獲邀回臺灣參展,第一次以藝術(shù)家的身份在臺灣工作。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個人的事情。

    回到家鄉(xiāng)參與這邊的藝術(shù)工作非常高興,特別是,臺北市立美術(shù)館是臺灣非常重要的一個展示空間,是臺灣最重要的當代美術(shù)館。

    留英訪談:旅英臺灣藝術(shù)家入選臺北雙年展

    王郁媜的作品“最后的開始”在臺北雙年展上展出

    子川:你這次在臺北雙年展上展出的裝置作品“最后的開始”講的是什么?

    王郁媜:因為這次臺北雙年展的主題是“人類式”的概念,這是最近科學家才提出的新名詞。在“人類式”背后有很多值得我們關(guān)心和思考的問題。

    我的作品“最后的開始”想探討的是,如何用我的圖像和影響去描繪未來世界可能會產(chǎn)生的景色。我做的是一件裝置作品,但是布置在不同的樓層。除了這個巨型繪畫裝置作品,還有文字創(chuàng)作。

    這是我第一次把文字作為媒材來營造一個景象。這些文字的內(nèi)容就像科幻小說,描繪的是未來世界可能發(fā)生的狀況—有很多既像人又像機械的東西。這是我一直在創(chuàng)作中探討的話題,即人與機械之間的關(guān)系。

    子川:你將來還是主要在英國發(fā)展嗎?

    王郁媜:應該是。但我也希望能夠多與臺灣藝術(shù)界有更多聯(lián)系。其實我這次回臺灣3個月共有3項工作。除參加雙年展之外,還在臺北市的寶藏巖國際藝術(shù)村駐村創(chuàng)作。

    另外,我還有一個臺灣環(huán)島創(chuàng)作計劃。這個項目是由英國文化協(xié)會(British Council)和英格蘭文化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資助的。

    這個項目期間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為了我明年再回臺灣、在臺北市立美術(shù)館舉辦的個展上展出。我之前在英國這些年的一些作品也會在個展上展出。

    子川:近年來到英國攻讀藝術(shù)設計類的華人學生越來越多,你對他們有什么建議?

    王郁媜:應該是文化融合的問題吧。建議大家先把英語能力提高,因為到了新的國家,我們是用學習和交流的態(tài)度。出國對個人來說會有一種沖擊的感覺,但這也是一個交流的過程。

    在交流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東西產(chǎn)生,而這些是你可以帶走的東西。經(jīng)過沖擊、融合、提問、檢視中激蕩出來的東西,是每個來英國學習的人能夠帶走的經(jīng)驗,非常難得。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中文字幕av在线|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中文字幕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