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進入人人稱羨的哈佛、麻省理工這類世界頂級名校嗎?你想知道自己離進這類院校有多遠嗎?只要把握七大準則,申請美國常青藤名校其實并不難。
學術能力
成績往上走的學生受歡迎
學術能力包括主干課程的成績、課程難度及學校背景、課程范圍和學習能力的發展趨勢等。學術能力是七個元素中最重要的。“美國院校最喜歡學習水平呈上升趨勢的學生,他們要通過過去的經歷來證明你的學習能力。例如高一成績不好,高二、高三漸漸好起來,這類學生很受歡迎。”
領袖潛質
學生會主席不一定有領袖潛質
中國學生在做個人陳述時,往往會認為曾經在校園里做過團支部書記、學生會主席,就能突顯自己的領導才能。“其實美國院校看重的并不是這個,他們看重的社會領袖潛質,是你在學校接受四年教育步入社會后,能否影響到其他人甚至整個社會。”
“曾經有一位中學生,在申請中,就憑一段做宿舍長的經歷來證明自己的領袖潛質。這位學生進校后,發現宿舍的同學都來自富裕家庭,不會收拾房間,于是自封宿舍長,對每個人進行分工,并在入校后的第一周獲得男生標兵宿舍。之后,他設立了一個宿舍管理基金,每個人捐款500元,購置設備,同時制定每周負責制,如果負責的同學能夠讓宿舍成為標兵宿舍,他將不用再繼續捐款,用這種方式激勵和維持整個宿舍的運作,在高中畢業時基金達到5000元,他們將錢捐給了學校。這段經歷充分顯示了他的領袖潛質。”
社會責任感
三件事讓哈佛無法拒絕他
為什么美國有4000所學校,哈佛的地位卻難以撼動?哈佛校長的回答是:“因為我們的校友會回報母校。在錄取學生時,哈佛看重的是學生在事業成功后,會為哈佛和社會帶來什么。”這也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有一個學生,為了滿足哈佛的招生要求,做了三件讓哈佛無法拒絕他的事情:第一年暑假去南美洲的智利給監獄犯人講圣經、傳教,第二年暑假去南極洲研究溫室效應,第三年暑假到美國屬地關島研究海龜及生物變遷。在美國名校看來,這些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這些頂級名校需要的不僅僅是好學生,更需要成功后能夠肩負起社會責任的學生。這就要家長未雨綢繆,為孩子安排一些真正的社會工作。”
實習經歷
開著沃爾沃跑車去餐廳打工
在美國的中學工作時,一個美國學生每天開著紅色的沃爾沃跑車上學,下午三點再準時去餐廳打工。“我媽媽告訴我,財富不會從天而降,小時候學掙小錢,長大后才能掙大錢。”這位富家子弟如是說。當中國的家長從貧窮走向富裕后,他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翅膀”把孩子抱得緊緊的;而美國的大學生都是靠勤工儉學和貸款交學費。
“想申請金融專業或是財會專業學生,在申請前必須安排兩段實習,因為如果是實習老師寫推薦信,會增色不少。”
標準化考試
只有托福有“生死線”
“多少分才能進名校?老實說,除了托福有‘生死線’外,所有的考試沒有‘生死線’。美國五大頂級名校(哈佛、耶魯、斯坦福、普林斯頓、麻省理工)要求托福100分以上,而康奈爾等二類院校則可降到95分。”
至于SAT,五大名校沒有特別分數線,但有常規分數線,“最保險的是2200分以上。”
為了增加錄取幾率,建議學生參加SAT副科考試,“一般選擇數學副科、物理副科,美國有27個SAT副科考試,是美國學生加分法寶。”
入讀美國名校的七大準則
1.學術能力
2.社會領袖潛質
3.社會責任感
4.相關的實習經歷及才能
5.標準化考試成績
6.文書闡述的邏輯性和準確性
7.文書寫作的準確性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