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arge Medium Small |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世界500強正在這里集聚
位于長江黃金水道岸邊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84年12月成立,是我國最早設立的14個國家級沿海開發區之一,全區面積146.9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面積24.68平方公里,是跨國公司眼中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前十強開發區,國家環保總局授予的“ISO14000”國家示范區,為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最重要的現代化國際制造業基地之一。世界第一斜拉大橋——蘇通長江大橋將其與上海市的行程縮短至一小時之內,交通發達,距南通機場僅20分鐘行程,上海虹橋機場也只需50分鐘;區內建有萬噸級航運碼頭多座,通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及地區;多條通向中國內地及上海、華東沿海主要經濟發達城市的高速公路穿行境內;鐵路運輸也正在加緊規劃與建設中。極具明顯優勢的地域環境和超強的物流配載能力,使南通開發區成為了華東最具工業發展戰略潛力的交通樞紐中心,同時也成為了長三角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前沿開發區。建區以來,全區上下精心打造區內的各類投資環境,并實現區內工業零污染;全區不斷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水平,連續多年無刑事案件的發生,并被江蘇省授予“社會治安安全區”的稱號,讓來這里投資的各國投資商及外來務工人員得到充分的安全保證;使推進工業發展進程與城市發展總進程和諧共存。區內建成蘇中地區最早的出口加工區,實行境內關外管理模式,實現了讓投資商快速通關及保稅物流的一站式便捷服務。先后吸引了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商前來落戶,累計外商投資企業600余家,總投資100多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就達近50家之多。
回顧“十一五”的發展成就,南通市政協副主席、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德新感慨萬千。他說:“‘十一五’,是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史上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五年。這五年里,綜合實力在持續增長中強勢跨越,產業結構在持續轉型中加速升級,區域功能在持續拓展中明顯完善,各項事業在持續進步中蓬勃發展,執政能力在持續加強中顯著提升。”
據了解,2010年,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是“十五”期末的3.99倍;實現財政總收入64.3億元,是“十五”期末的4.7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8.4億元,是“十五”期末的4倍;5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5.3億美元,是“十五”時期的2.58倍。
“十一五”時期,開發區堅持以結構調整為著力點,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導產業培大育強,2010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803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形成14家10億元以上的重點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比“十五”末提高了9.5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全面提速,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7.7%,能達商務區獲批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先后編制完成了31個重大規劃,實現了規劃全覆蓋。累計完成拆遷435.68萬平方米,建成及在建安置房436萬平方米,安置拆遷戶18525戶,完成城建工程投入52億元。能達商務區建設全面啟動,核心區基本建成,一座宜業、宜商、宜居的現代新城迅速崛起。
同時,開發區堅持發展成果社會共建、全民共享,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三農”、教育、衛生、文化、群團等事業繁榮發展;五年來興辦實事工程40余件;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社會管理不斷創新,平安建設深入推進,連續四年榮獲省“社會治安安全區”稱號,“三集中”管理模式得到國務院領導的高度褒獎。文明創建扎實開展,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扎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活動,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黨風廉政建設成效明顯,反腐倡廉創新和特色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十二五’時期,是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基本現代化建設的決勝期、轉型升級的加速期、持續跨越發展的黃金期和提升國家級開發區位次的趕超期。”陳德新說:“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條件和要求,‘十二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綜合經濟實力、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先進產業的集聚區、科技創新的先導區、體制創新的示范區、現代化的新城區和全國一流開發區。”
陳德新說:“要完成這一目標,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先進產業集聚區。堅持調高調優調強的基本取向,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做高做優傳統產業,實現產業質態的整體躍升。二是強化創新驅動,全力打造科技創新先導區。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科技優勢是最大優勢的理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經濟發展由主要依賴物質資源消耗向人才引領、創新驅動轉變。三是推進城市建設,全力打造現代化新城區。以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為引領,以優化區域布局為核心,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環境一流、宜商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區。四是注重綠色發展,全力打造節約集約生態區。五是統籌各項事業,全力打造社會和諧示范區。”
據介紹,“十二五”時期,南通經濟開發區欲大力實施“三大計劃”和“三大工程”來加速園區發展和轉型升級步伐,以保障既定目標得以實現。
“三大計劃”即:新興產業培育計劃。集中力量主攻最具有利條件和競爭優勢的領域,主攻最具成長性和爆發力的核心產品,主攻最具國際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的龍頭型企業和項目,力爭到“十二五”末,高新技術項目與新興產業項目占比達到60%以上。加快光電產業園、生物醫藥園、創意產業園、服務外包園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致力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創新基地和特色產業基地,努力使新興產業盡快成為新的增長極。
服務產業跨越計劃。重點建設以能達商務區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加快推進呼叫中心產業基地、創意設計產業基地、電子商務產業基地、醫藥研發外包產業基地、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等 “五大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與先進制造業相融合的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著力推進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打造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強區。
傳統產業升級計劃。推動紡織服裝、精細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推動規模工業企業提升價值鏈、拓展產業鏈、分離發展服務業。
“三大工程”即:高端人才引育工程。以企業為核心,以“星湖人才計劃”為抓手,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機制,積極吸引海外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省內外優秀科技人員攜帶技術成果和專利發明來區開展科技創業,力爭5年內引進、培育并重點扶持300名以上科技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
創新平臺建設工程。強力推進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專業技術測試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加快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步伐,未來三年,每年用于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資金不低于2億元。
創新環境優化工程。充分發揮科技進步獎勵基金的激勵作用,繼續對省、市級立項項目進行匹配資金扶持,對重特大項目引進、企業研發、高新技術產品申報、產學研合作項目、品牌創建、企業上市等進行相應獎勵。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全力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環境一流、宜商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區。堅持規劃先行,高水平構建覆蓋全區、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目標明確、相互銜接的新型城市規劃體系,超前研究和掌握未來城市發展的規律,對人口規模、資源承載、產業發展、交通組織等進行科學預測,合理布局,切實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科學性。主動適應重大項目的落戶需要,提前謀劃并啟動基礎設施、生產要素配套,建設保障有力、配套完善、適度超前的區域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不斷提升產業承載能力。”陳德新接著介紹:“我們將進一步強化適度先行的開發建設理念,快速推進蘇通科技產業園基礎設施和城市配套功能性項目建設,力爭早出形象、早成規模。加快城市核心區建設,全力推進能達商務區國際學校、商業中心、生態通廊、科技文化園等一批功能性項目,盡快把能達商務區建成業態高端、繁榮有序的現代商業圈、商務圈。力爭通過‘十二五’期間的努力,把南通開發區建成一個既有空間組團的相對獨立,又與南通主城有機融合,既有各類資源要素競相集聚、又有無窮活力源源釋放的現代化新興城區。”
在打造節約集約生態創建方面,他向記者介紹:“開發區將進一步加快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變,堅持高效集約用地,實行供地量與投資額、產出效益相掛鉤,挖掘存量土地發展潛力,推進閑置資源“二次招商”和“零耗地”招商,從根本上提高土地利用的質量和水平。加快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轉變,以創建成國家生態示范園區為目標,深入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COD排放總量、萬元GDP能耗實現逐年下降,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穩定在90%以上。”
目前,南通開發區憑借現有的現代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服務外包、現代紡織纖維等特色支柱產業進一步打造各特色產業群,秉承“世界先進、中國一流”的創園理念,建設形成了初具規模的9大功能園區。每個特色功能園區的規劃與特色主導產業規劃緊密結合,園區規劃切實做到滿足各特色產業發展的需要,量身定做,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產業的集聚地。同時著力提升各園區的信息、配套、物流、融資、人才、市場服務功能,與城市的功能發展融為一體,做到“生產、生態、生活”同步協調發展,使園區成為科技之園、生態之園、安居之園。
“‘十二五’時期,我們還將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力實施擴大就業政策,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尤其做好失地農工、困難群眾就業工作。加大社會保障投入,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與水平。繼續叫響“平安開發區”品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打防管控一體化運作機制,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健全矛盾糾紛大排查、大接訪、大調解機制,完善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措施,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陳德新說:“我們將會按照我們的既定目標,通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把我們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得更加輝煌!同時,我們更加歡迎世界各大型知名跨國公司選擇這里進行投資,我們將會打造更接近你們發展需求的‘政策洼地’和‘服務高地’,使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你們的又一創富載體。”
中國日報:丁從容 通訊員:邵沖、王春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