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過程
選鴨制板鴨的原料鴨愈肥愈好,并以未生蛋和未換毛者為佳。
腌制1:殺鴨退毛,去內臟,宰去翅尖,鴨腳,從胸脯剖開洗凈,再吊起滴干水份。2:擦鹽。將精鹽于鍋中炒干,并加入0.125%的茴香,炒至水氣蒸發后,取出磨細。其后將鴨稱重,用其重的6.25%的干鹽。將鹽的3/4從頸部切口中裝入,反復翻揉,務使鹽均勻地粘滿腹腔各部。其的鹽擦于體外,應以胸肌、小腿肌和口腔為主。擦鹽后依次碼在缸中,經鹽漬12小時后取出,提起后翅,撐開肛門,使腔中鹽水全部流出,這稱為扣鹵。然后再疊于缸中,經8小時左右進行第二次扣鹵。3:復腌。第二次扣鹵后,把花椒,五香粉,火硝(亞銷酸鹽),白糖混合均勻,抹在鴨子身上,肉厚處多抹。南京風味的應抹上甜面醬,湖南風味的加上辣椒粉,然后置缸內腓漬十個小時,中間翻一次,如果鴨大,腌的時間更長。4:鴨子出缸后吊起滴干鹽水,用熱紗布把鴨子身內處擦干,再用兩根篾架成十字形撐于鴨子腹中,壓成板狀,晾干水分。5:用谷草引火,撒上糠殼,待初燒青煙散去,將鴨子反復熏烘至金黃色即成。這一步另外一種方法是烤。
調醬湯中藥配方:安息香18、克花椒100、克丁香10克、干草19克、砂仁19克、黑胡椒25克、當歸5克、香葉13克、白蔻18克、桂圓25克、草果30克、白果10克、山奈15克、草寇14克、茴香35克、木香10克、參10克、大料50克、桂皮35克、良姜50克、白胡椒20克、辛夷15克、篳撥5克、陳皮30克。(一定要按比例不要亂來,打個比方中醫如果給人家抓藥亂抓一通那是什么效果?)
輔料100斤生貨,放鹽1000克,味素300克,大醬200克,大蒜30克,糖約500克,蜂蜜100克,樹椒150克,紅曲米150克藥料3天更換一次。調鹵水:100斤水放老母雞3只,豬肉皮3斤,豬前腿骨20斤。全部切塊大火燒開10分鐘,改小火12小時成奶白色(剩湯的三分之一)調老油:鍋中加老湯(一般老師傅那里有),倒入辣椒片,色拉油1500克煮沸15分鐘過濾到鹵水。
工藝流程中藥浸泡30分鐘打包入醬缸煮開10分鐘放鴨子半成品用篦子壓好再煮開30分鐘下蜂蜜味素;離火燜半個小時出鍋。
臨吃時洗凈鴨子,上籠蒸熟,取出刷上麻油,宰成小塊裝盤。有一種方法是將醬板鴨撕成小條,用來做干鍋。
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
《本草綱目》云:“治水,利小便,宜用青頭雄鴨,治虛勞熱毒,宜用烏骨白鴨。”《滇南本草》中說道:“老鴨同豬蹄煮食,補氣而肥體,同雞煮食,治血暈頭痛。”鴨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屬涼性,科學的食用具有滋潤養胃,平肝去火,健體美顏,益氣養血,除濕去煩,開胃健脾,醒目安神,活血化淤,茲陰益腎之功效,深受人們青睞,醬板鴨即可作為休閑小吃,又可作為灑席上的特色菜肴,開袋即食可品嘗冷食的鮮美,加熱可享受傳統熱食的風味,是四季養生保健、宴請賓朋嘗鮮、走親訪友饋贈、看望病人、孝敬長輩的首選上乘美食佳肴。
來源:百度百科 實習編輯:鄭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