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是好的,經濟增長趨勢沒有改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10日如是說。此外,他預計在今年的二三季度,中國經濟將出現好轉。
易綱在清華大學舉行的“全球經濟動蕩與環境挑戰背景下的中國”論壇上表示,盡管中國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實體經濟出現下滑,出口商品總量開始下降,國內有人士也受到全球恐慌情緒的影響。但是,從居民儲蓄、企業、金融業和政府層面來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態勢。
易綱在論壇上稱:“08年年底的調查顯示,居民負債大概有3.7萬億,其中包括3萬億的住房抵押貸款,而
居民存款達到22萬億,如果加上股票、其他金融資產以及房產,總數會更大,由此可以顯示,居民的消費購買力比較充裕。”
從企業層面來看,中國人民銀行對5000戶規模較大的企業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在59%左右,處在一個日趨合理的過程之中,雖然階段性來看,企業的利潤有所下降,但整個負債率還是比較良好的。
談到金融業,易綱表示,近幾年,銀行業的改革力度很大,中國的銀行業正處在歷史上的最好水平,不良資產也處在一個低位,中國銀行業也抓住了這一個良好的時間窗口進行改革。
雖然股票市場比較低迷,但不可否認的是,資本市場的改革是成功的。
目前,國債的余額大概占到GDP的20%到21%,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有比較大的空間,而08年的赤字大概占到GDP的0.6%左右,09年可能會略高一些,但總體情況良好。
易綱評價說,中國還是一個出口依賴度較低的國家,中國經濟還主要是一個大陸經濟的特征,主要還是靠內需拉動。他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刺激消費,實施積極的經濟政策和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拉動經濟的增長。
(中國日報記者: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