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均富2月2日發表《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2009》,顯示中國企業對各項業務指標的信心出現地域性差異,其中廣東地區的私營企業對全球性經濟衰退的敏感度最高,對比中國的其他地區,廣東私營企業對今年大部份業務指標的信心均處于較低水平。
雖然出現地域性差異,但總體來說,中國內地私營企業仍預期未來12個月內的產品售價(“樂觀/悲觀相差指數”為-1%)和出口(-3%)會輕微下調,而盈利能力(-6%)則是他們最擔心的指標。但對于營業額(+26%)、房地產投資(+10%)和廠房設備投資(+23%),內地企業卻表現樂觀,在這幾個領域位列全球十大最樂觀的國家/地區之一。
該項調查訪問了全球36個國家,超過7,200家私營企業的高級行政人員。
廣東地區企業較悲觀
根據調查結果,廣東地區企業預期產品售價(-13%)、出口(-12%)和盈利能力(-32%)將會在2009年下調,但營業額(+5%)、房地產投資(+7%)和廠房設備投資(+15%)則會有所上漲。臺灣對各業務指標的樂觀度的全球排名均處于較后的位置,而香港的商業氣氛更差,企業對所有業務指標的信心水平都使香港成為全球最悲觀的國家/地區。
均富中國管理合伙人袁國強表示:“中國市場需求放緩,加上主要進口國家經濟衰退,無可避免會對以制造業及出口業為主的廣東地區造成打擊。2009年的經濟展望傾向悲觀,受全球經濟疲弱,以及各地的通縮所拖累,企業也難以提高產品售價。銷售下跌,但價格未能提升,將會大大影響盈利能力。"
廣東以外地區期望高
雖然廣東企業信心下跌,但在北京及上海進行的調查卻取得非常正面的結果。兩地的私營企業均預期他們的營業額會大幅度上調(北京:+41%;上海:+3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城市的企業對房地產投資(北京:+18%;上海:+6%)和廠房機器設備投資(北京:+26%;上海:+28%)的信心都十分正面,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他們在今年或許已經有拓展業務的計劃。
北京及上海的企業也認為產品售價、出口和盈利能力在未來12個月將會上升;相比之下,廣州及香港企業對這些指標卻表現得非常憂慮。
袁國強解釋說:"營業額一向受到本地的銷售情況及出口所影響,而兩者也要視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外地和本地的投資而定。雖然整體調查結果并不意外,但無可否認,很多地區如廣州和香港,已經開始感受到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甚至是沖擊。"
袁提醒各企業必須做好準備去面對今年的挑戰,不要低估未來12個月可能發生的變化。
"我們建議在短期內,企業應注意如何降低成本及改善產能。隨后也應考慮通過轉讓業務及引入投資進一步加強企業資產,以迎接未來的經濟復蘇。而私營企業也可趁勢以較優惠的價錢買入一些不良資產,以配合企業長遠的發展方針。事實上,無人能預測經濟何時才能復蘇,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經濟環境將會跟以往有很大區別,重要的是,企業要有一套完善的計劃,并進行經常性的評估及調節,以應付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
*注解:樂觀/悲觀相差指數=對于該問題感到樂觀的受訪者百分比 -對于該問題感到悲觀的受訪者百分比(指數最高為+100%,而最低為-100%)。
(中國日報記者 胡園園 編輯 張峰 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