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國日報》2月11日報道:胡主席此次非洲之行將證明中國與這片土地的深刻關系遠超過資源和商業領域的合作,外交部非洲司司長許鏡湖在隨行前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說。
“你已經注意到,這四個國家都不是人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資源富集國,”許司長說。她指的是馬里、塞內加爾、坦桑尼亞和毛里求斯這四個胡主席12號結束在沙特的訪問后將要訪問的非洲國家。
這個訪問雖然不長,但是極有代表性,既有地區大國,也有島嶼國家;既有英語國家,也有法語國家;既有坦桑尼亞這樣與我建交近50年的傳統友好國家,也有塞內加爾這樣三年前剛切斷與臺灣的外交關系與中國復交的國家,許鏡湖說。
“這充分表明中國高度重視發展同廣大非洲國家的關系。事實證明,中國發展對非關系決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中方長期的戰略選擇……這也正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非關系歷久彌堅、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
此次訪問旨在加強與四國的友好合作,并促進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最后階段的落實,她說。“兩年多來,在中非雙方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配合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的對非務實合作8項政策措施落實工作進展順利,有的舉措已提前完成。”
針對一些西方媒體關于中國發展對非關系旨在獲取資源的暗示,許鏡湖說能源合作僅僅是對非戰略合作的一部分。
“事實上,中國從非洲進口石油的數量遠低于美國和歐洲。2007年非洲出口的石油中,美國占31.8%,歐洲占31.5%,中國只占12.5%。”
而根據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中國企業在非石油投資還不到西方石油巨頭在非投資的1/16。
“顯然,指責中國發展對非關系主要是基于資源方面考慮是站不住腳的。”
(《中國日報》記者 李瀟堃 編輯 張峰 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