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14日報道:本周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朱小芹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說,2006年至2009年全市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工程建設領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平均增幅31% 。
據檢察院的數據統計,2006年-2009年,全市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工程建設領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135件,涉及146人。其中,大案101件,平均增幅7.9% ;要案34人,平均增幅20%。
朱小芹介紹,在這些職務犯罪案件中,涉案單位以國有企業居多,政府職能部門次之。在涉案的國有企業中,房地產公司占多數;政府職能部門中,城鎮基礎設施管理、建委、規劃、民政、民防等部門多有發案。同時,窩案串案案發率較高。工程建設領域項目涉及的金額巨大、環節眾多、審批程序復雜、分工細以及涉及到的人員多。
“招投標仍是發案的重點環節,占立案總數的32.90%。其他發案較多的環節是:材料采購、質量監督管理、項目合作、工程驗收、房屋橋梁拆遷改造等環節。”
朱小芹說,從以往較多發現的現金、支付裝修費用、購買房屋或給予購房超出正常范圍的優惠、購物卡以外,近年新出現了給予健身卡、洗浴卡、加油卡以及提供旅游項目等。
因為近兩年北京房價一路飆升,房屋拆遷領域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而從巨大的房屋拆遷補償款中獲利也成了相關職能部門官員犯罪的主要動機。
據石景山檢察院的材料顯示,有些官員利用主管拆房工程發包的職務之便,或是優先將工程發包給關系工程隊,接受賄賂;或是私下與工程隊相勾結,多報工時,壓低舊材料價格,使施工隊獲取非法高額利潤,收受賄賂;或是為施工隊無償提供吊車、汽車等設備,收受賄賂;或是將拆下的建筑舊材料私自出售,貪污材料款。
朱小芹表示,檢察機關要主動與當地發改委、財政等部門取得聯系,了解項目和投資的總體狀況,全面掌握本地區的具體項目名稱、投資數額、主管單位和管理方式、建設進程等,對可能發生犯罪的環節、部位開展預防調查。
拆遷工程要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組成的區拆遷安置指揮部。下設動遷工程組、治安維穩組,實行領導責任制。 “通過多種媒體對實施項目進行公告、公示,使群眾充分了解該項目,” 朱小芹說道。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tav89.com/cndy/2010-01/14/content_931719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張琰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