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3日社論文章:凡事都有兩面。我們卻往往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當媒體大肆談論著人們對手機一類昔日很難買得起的物品日益增長的購買力時,很少有人意識到,一些新的危害也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就是我們家里的電子垃圾也越來越多了。
我們應該感謝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把這個兩難局面擺到我們的面前。
根據該協會的報告,我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制造國。考慮到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各類電子產品設施的迅速普及,電子垃圾的數量趕超美國是遲早的事。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數字攀升的速度。據該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電視機產生的電子垃圾將比2007年高1.5到2倍,舊電腦產生的電子垃圾也將增至2007年的4倍,而手機電子垃圾的增長更驚人,竟比2007年高7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如果中國最近不出臺相關禁令,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成為發達國家重要的電子垃圾場。
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我們缺乏完整的電子垃圾回收網絡以及相應的電子垃圾處理設施。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的政府和消費者對于電子垃圾的危害認識不足。消費者應當更多地去了解自己日常生活中購買的物品對于環境和自身健康的影響,并學著去減少電子垃圾。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tav89.com/cndy/2010-03/03/content_952807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評論員 譚宏凱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