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18日評論版頭條:中國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歇后語,叫做“包公斬包勉----正人先正己”。講的是包拯在陳州放糧時,災民紛紛告其親侄子包勉作沙縣知縣時,侵吞救災糧款,逼死人命。雖然因此被罷了官,但百姓仍舊不服,又把狀紙遞到了包拯的手里。包拯將包勉拿來問罪。包勉不做任何抵賴,只是請包拯看在自己的母親的面上,饒他一次。當年,為了養活自己,王鳳英忍痛將自己的兒子包勉寄養別處,撫養包拯到7歲。當聽說包勉要被包拯治罪時,王鳳英懇請包拯手下留情。最終包拯說服了嫂娘,依法刀鍘了自己的親侄子。此后,民間將此故事傳為佳話,用來比喻說除非你自己是完美的,你才可以批評別人。
無獨有偶,《圣經》中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么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給你們。為什么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么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偽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的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不論是中國的歷史典故,還是西方的基督教教義都非常明確地告誡我們,不可輕易地論斷他人。但每次都手捧《圣經》宣誓的美國政府似乎并不明白這樣的道理,尤其是在人權事務方面更是迷途不知返。2010年3月11日,美國國務院再一次“如期”發布了《2009年國別人權報告》。在過去的34年,美國政府一直在制造世界各國的人權實踐報告,力圖提供一份“全世界范圍內最全面的人權狀況記錄”。但遺憾是的是,在這份“最全面的報告”中卻找不到作者自己國家的身影。遺憾之余,不免讓人懷疑這樣一份勞民傷財的報告的目的。法國路透社2010年3月12日援引俄羅斯外交部的話說,美國國務院的年度人權“大作”是為了“解決其國內的政治矛盾”;除此而外,美國是在利用人權作為“推動其堅實的、重要的外交政策利益”的工具。果真如此的話,美國的人權國別報告的用心就會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懷疑。這也難怪,俄羅斯外交部很不客氣地說,“美國無權教訓別人!”這正是:裁縫的尺子――量人不量己。
美國首任總統在其1789年就職演講中明確地指出,“我們國家的政策將建筑在純正不移的個人道德原則的基礎上,這個自由政府將以她能博得公民的熱愛與全世界的尊重等特點而顯示出她的優越性。”帶著這種追求獲得全世界人民尊重的理想,美國逐漸成為向往自由、和平的人們的“天堂”。1945年9月2日,在日本投降日發表的廣播演講中,美國總統杜魯門再次重申,“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憧憬一個國內安全的新時期,我們將和其它國家一同走向一個國與國之間和平、友善和合作的更美好的新世界。”但現實與理想間卻存在巨大的差距,在二戰后的對外政策上,杜魯門積極謀求世界霸權,同蘇聯進行“冷戰”,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遏制”政策,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政策,并實行軍事包圍、政治孤立、經濟封鎖。他的和平、友善和合作的愿望全然不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的悲哀。
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曾指出,“不論你用什么方式指責別人—你可以用一個眼神,一種說話的語調,一個手勢。你告訴人家他錯了,你以為他會同意你嗎?絕不會!因為你直接打擊了他的智慧、判斷力、榮耀和自尊心。這會使他想反擊,但絕不會使他改變心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圖或康德的邏輯,也改變不了他的己見,因為你傷了他的感情。”人與人之間這樣,由人構成的國家之間同樣如此。美國政府在沒有經過實地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各種報道及其使館的報告,以“閉門造車”的方式制造出來的國別人權報告實質上構成了對世界各國的指責。且不論其報告正確率有多高,但就其所造成的感情傷害就足以令任何國家難以接受。更不用說,聯合國本來就存在國與國之間相互交換意見的論壇,美國政府何苦還要這般出力不討好呢?
《孟子·離婁下》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之,不敬愛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來自他人的“敬愛”。美國政府花費巨資打造的國別人權報告沒有讓世人感到一丁點溫暖的“愛”,反倒遭到了一片指責聲,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敬愛和發自內心的尊重。我們真誠地希望美國政府能開始真正從促進和保護人權的目的出發,為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做出其應有的貢獻。
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政府本可以在繼《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后,為全人類人權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首先,美國政府在確認了人權的普遍性和不可分割性后,可以認真考慮批準《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以實際行動展示其維護人類尊嚴的立國之本。在對聯合國的人權標準予以確認后,美國政府應該以身作則,在其內政和外交方面確實履行起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光榮職責。在國內,美國政府可以再接再厲,采取措施努力根除社會上存在的種族歧視、酷刑、貧富差距、移徙工人等現實存在的、突出的人權問題;在國際上,她還可以認真反省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反恐戰爭給國際社會帶來的災難,在虐待囚犯方面給世界人民帶來的創傷。果真能夠如此,美國政府起碼算是走上了“正己”之路。
人類社會的發展從來表明,任何國家的富強和文明都要靠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是依靠別國的批評和制裁而走向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道路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能成為別的國家人民的救世主。尤其在人權問題上,只對他國指手畫腳,或者以他國人權狀況不好為理由而采取制裁措施,都不可能為受制裁國家的人民帶來實質性的福祉。與其批評、指責他人,不如與人糧米,授以技藝。這樣做,其善良、真誠之心才可昭然天下,也才有可能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許和推崇。
美國政府以人權為借口對中國政府指手畫腳已成習慣。對此,中國領導人歷來以博大的胸懷對待中美關系的發展,從為全人類謀福利的大局出發,始終強調通過協商、對話的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1997年11月1日上午,江澤民主席在哈佛大學發表題為《增進相互了解,加強友好合作》的演講時指出,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對世界具有重大影響,中美兩國應把握大局,妥善解決分歧,不斷朝著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發展合作、共創未來的目標前進。
2008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宣言》發表60周年紀念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致信中國人權研究會。胡錦濤表示,中國人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國際人權合作,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政府和人民一貫反對任何國家借口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主張遵循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認為應當通過國際合作促進和保護人權;我們主張既要尊重人權普遍性原則,恪守國際人權標準,認真履行國際法義務,又要從基本國情出發,積極采取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措施,努力實現人權普遍性原則與特殊性原則相統一。促進和保障人權事業的實現關鍵是依靠各國人民自己的力量。任何國家和政府都會歡迎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友誼援手。我們期待和善良、樸實的美國人民一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平等交流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以期為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做出貢獻!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tav89.com/opinion/2010-03/18/content_960694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副所長 張偉博士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