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日報道: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提出“四年派遣十萬來華留學人員”。這對我國落實“擴大規模,優化結構”的來華留學方針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四個多月過去了,中國日報記者陳佳就有關問題采訪了教育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張秀琴。
問:隨著中國教育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接收來華留學生的數量也不斷增長。您認為如此高增長背后有哪些原因?
答:近年來我國來華留學生規模日益擴大,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我國政治和社會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與世界各國關系穩定發展。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成功實踐,我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上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成功經驗越來越吸引世界青年學生來華學習和研究。
2.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并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目前,我國已與3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證書互認的協議,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和標準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3.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全力保持政府獎學金的增長速度,進一步擴大了獎學金規模,特別設立了面向自費本科留學生的獎學金項目,為外國留學生在華學習、完成學業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4.來華留學獎學金規模和種類不斷擴大。中國政府獎學金、地方政府獎學金、高校獎學金、企業獎學金的多元獎學金框架已經形成。
5.我國來華留學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完善了來華留學生管理制度,留學生管理日趨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各高校的教學、生活條件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各級各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衛生檢驗部門為留學生來華學習提供良好的簽證辦理、衛生檢疫服務;此外,中國的物價消費水平整體比較低,在中國學習和生活費用遠遠低于在西方國家留學的費用。
6.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輝煌,又充滿現代活力,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中國歷史文化,上下五千年。從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到北京長城、故宮;從河南少林寺,到湖北黃鶴樓;從儒家創始人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到人間天堂蘇州杭州,無不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7.就業前景好是來華留學生逐年增加的內推力。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經濟貿易、旅游、傳媒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的不斷深化,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越來越需要會說中文且了解中國的本國雇員,各國對留華畢業生需求持續增加。一些過去選送學生主要去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的國家,現在則開始重視培養知曉中國的人才,用自己的政府獎學金選送學生來中國學習,如泰國、新加坡、巴基斯坦、坦桑尼亞、盧旺達、沙特阿拉伯等。
問:教育部對今年中國吸引留學生的人數是否有預期,大約能較2009年增加多少?為實現這一目標,教育部會出臺哪些具體鼓勵措施?
答: 2009年,來華留學規模穩步擴大,學生結構不斷優化,生源國別日益多元,發展態勢良好。全年在華外國留學生人數首次突破23萬人,已接近24萬人。
2010年,預計來華留學生數量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為保證實現這一點,教育部將繼續堅持“擴大規模、優化結構、保證質量、規范管理”的來華留學方針,擴大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規模;逐步完善來華留學工作體系,進一步優化來華留學環境,提高來華留學教育質量;積極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問:目前來華學習的留學生主體集中在哪些國家?分布和變化趨勢如何?
答: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迅速增長,來華留學生生源國家和地區數也不斷增加。目前,發展中國家和我周邊國家仍是我國來華留學生學歷生的主要來源國。據統計,2008年來華留學人數位列前五位的國家是:韓國(66,806)、美國(19,914)、日本(16,733)、越南(10,396)和俄羅斯(8,939)。美國來華生人數首次超過日本躍居第二位;從國際學生流動的“鄰國之間規律”看,預計來華留學生格局不會有太大變化。
問:近年來華的美國留學生的情況如何?教育部今年將研究制定和啟動實施接受美國10萬名學生來華留學方案,您能否透露該方案的目標和重點是什么?
答:近年來美國來華留學生的規模成穩步增長趨勢。2006年美國來華留學生人數是11,784人,2007年14,758人,2008年19,914人,首次超過日本躍居第二位。
2009年,美方提出“四年派遣十萬來華留學人員”,對我落實“擴大規模,優化結構”的來華留學方針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此,教育部將繼續積極回應,積極支持我國教育機構與美國教育機構廣泛合作,加強對外宣傳,拓展中美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促進高等學校整體內涵發展等一系列措施,爭取保質保量配合美方完成“美國四年派遣十萬來華留學人員”項目。
問:外國留學生在中國最青睞的留學城市以及專業是什么。留學生畢業后在中國就業的人數是否也在增長?
答:2008年,來華留學生在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臺灣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592所高等學校和其它教學、科研機構學習。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是接受外國留學生人數前三名的城市,2008年分別接受66316人、36738人、12183人。由于這些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分布在這些城市的高等院校外國留學生教學和管理水平較高,成為其吸引外國留學生的主要原因。
我國普通高校擁有的文學、醫學、經濟、管理、工學、法學、教育、理學、歷史、哲學、農學等11個學科均招收來華留學生。漢語、文科和醫科仍是留學生就讀的主要專業領域。近年來,就讀理工科和經管類專業的留學生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國高校理工科專業在周邊國家中相對優勢明顯,以及我國經濟社會長期以來持續、快速、平穩地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畢業后選擇在華就業。在外交、經貿、文教等各條戰線上,我們都能看到來華留學畢業生的身影,他們為我國同世界各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另外,選擇畢業后在華自主創業的留學生也不斷增多。眾多“洋老板”們開辦的旅行社、投資咨詢公司、貿易類企業等,因其獨特的優勢和國際化的背景,逐步發展壯大,具有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
問:外國留學生申請中國大學是否有名額比例控制?學費和住宿的安排與本土學生有哪些不同政策?
答: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的數量不受高等學校招生名額限制。外國留學生申請自費來華學習的渠道非常暢通,可以通過高等學校校際交流渠道,參加互換留學生項目來華學習;可以通過互聯網向中國高等學校申請;可以通過中介機構的服務來華學習;也可以通過朋友介紹或自行聯系中國高等學校來華學習。
目前自費來華留學生的學費根據學校、所在地、學習層次、學習專業、學習年限等多方因素而異。通常由各接受學校根據本校具體情況,在規定的幅度內,自行確定實際收費標準,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主管部門和物價主管部門備案。
此外,中國政府向外國政府或機構提供來華留學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可向本國留學生派遣部門、機構申請。獎學金名額根據中國與外國政府部門之間的教育協議確定。近年來,中國政府獎學金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獎學金生數量已經超過18000名,比2008年增長33.8%。2010年,教育部將繼續大力促進中央財政對來華留學工作的投入,支持來華留學獎學金建設,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教育部還將部分獎學金名額分配給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云南、新疆、廣西等邊境省份和985高等院校、部分特色院校,由其自主開展獎學金招生工作。
中國政府向留學生提供的全額獎學金項目包括:提供首次來華一次性安置補助費、一次性城市間交通費、門診醫療服務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綜合醫療保險、提供獎學金生活費(目前中國政府向中國政府獎學金獲得者提供每月1400元、1700元、2000元人民幣等三個檔次的獎學金生活費,按照學生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層次進行劃分,基本上能夠滿足留學生在華學習、生活的需求);在上述費用外,中國政府全額獎學金還包括一些免費項目:學費、注冊費、實驗費、實習費、基本教材費,同時,提供免費校內住宿。
我積極推動來華留學生與我國高校學生的管理和服務趨同化,推動和促進校內管理服務校園化、社會管理服務社會化。外國留學生如果選擇住在學校的宿舍,可以向學校提出住宿申請。隨著中國高校留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高校在留學生住房方面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多方籌措資金,改建、擴建留學生宿舍,改善留學生住宿條件,為留學生創造一個相對獨立、安靜的學習交流場所。
此外,2000年1月頒布的《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明確規定外國留學生可以在校外租房。外國留學生經批準后可以在校外住宿,但應當按規定到居住地公安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問:據悉,來華的留學生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國外政府官員,是否有相關數據?這類項目是否還會增加?產生了哪些影響?
答:為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在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培養政府和高校的高層管理者以及具有領導潛力的優秀人才、精英人才、親華友華人才,從2008年起,我部與商務部聯合設立了“發展中國家公共管理碩士項目”。招生對象為發展中國家處級以上政府官員、院校系主任級以上的學術機構領導或級別相當的商務及行政管理人員,為發展中國家培養政府和高校的高層管理者以及具有領導潛力的優秀人才。2008年和2009年,該項目委托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承辦4期培訓班,接受了來自亞洲和非洲44個發展中國家的127名學員,其中大部分為處級以上政府官員和大學等學術機構中層領導或管理者。
作為首個以高學位人才培養為目標的來華留學項目,該項目將我國政府對外援助項目提升至高等教育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領域,具有獨特性、首創性,在政治上、學術上都取得較好效果,增進了我政治上的影響力、形象上的親和力和道義上的感召力。
2010年,該項目的規模及學校范圍將繼續擴大,在現有的兩個公共管理碩士項目班基礎上,華東師范大學將承接一個教育學專業碩士班,招生對象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小學校長,市、區教育局長。今后我還將設立不同項目,不斷提高培養層次。
問: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是否也給各級教育機構在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難題?教育部門有何對策?
答: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外國來華留學生的規模呈不斷擴大趨勢。來華留學事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各高校已逐步認識到,留學生占在校生比例是評價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指標,留學生是營造校園多元文化的必要條件,對學校的管理、教學、服務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政府和高校多管齊下,致力于完善來華留學綜合環境,提升來華留學吸引力,主要包括: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相關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優化來華留學軟環境;不斷加強來華留學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教學、科研水平,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中國高等教育品牌,提高來華留學教育質量;不斷致力于打造專業化的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干部隊伍,為來華留學生提供高效、人性化的服務。目前,我部正在制定留學中國計劃,爭取到2020年,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tav89.com/cndy/2010-04/02/content_967811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陳佳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