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步伐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800億元。文化惠民工程順利推進, 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712處、農家書屋1萬多個,提前2年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任務。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等事業健康發展。成功舉辦第二屆山東文博會、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和首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等重要活動,創作生產了一批以電視劇《闖關東》為代表的文化藝術精品,群眾 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社會建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305元和5641元,分別增長14.3%和13.2%。全省800多座頭頂庫、串聯庫基本完成除險加固;農村低保標準由800元提高到900元,保障人數達到187.5萬人;新建改造村級衛生室6300個;安排財政資金2.69億元支持家電下鄉;新增廉租住房保障3.2萬戶,建成經濟適用住房5.1萬套。城鎮新增就業114.7萬人, 轉移農村勞動力149.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消零”。城鎮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均超過1260萬人,保障能力和水 平進一步提高??萍紕撔履芰M一步增強,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件數分別增長57.1%和28.6%。教育事業均衡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完善,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317萬平方米,啟動了農村中小學“兩熱一暖一改”工程試點。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87%。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建設、人民防空、雙擁共建和優撫安置工作成效明顯,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全省連續18年保持低生育水 平。婦女兒童、青少年、慈善、殘疾人、老齡事業持續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檔案、史志、氣象和防震減災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淘汰水泥落后產能1458萬噸、小火電140萬千瓦、鋼鐵落后產能52.8萬噸,萬元生產總值能 耗持續下降,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5.73%和7.15%,空氣環境質量逐步改善。全省污水處理實現“一縣一廠”,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3%。新增造林面積276萬畝,新建濕地和森林類型自然保護區5處,新增農村沼氣用戶45萬戶。
編輯:段若蘭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 (記者趙瑞雪 鞠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