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沙塵暴的形成要從多方面分析,盡管干旱會對沙塵暴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但這并不能成為形成沙塵暴的直接原因。”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林建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說。
2月18日和19日,我國甘肅、內蒙古、河北等地出現了大范圍的沙塵天氣,其中,內蒙古中部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3至5月是北京沙塵暴的高發期,就北京是否會出現沙塵暴天氣以及干旱是否會對沙塵暴產生影響的問題,林建表示,沙塵暴的形成與大風、沙源、植被狀況有著直接聯系,近年來包括北京等我國大部分地區沙塵暴天氣已逐漸減少。
由于2月以來的幾次降水過程,以及我國東南、華北、黃淮地區的氣溫恢復,使旱情得到緩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對形成沙塵暴的影響。沙塵暴的形成于多種因素有關,持續4個月之久的干旱只是能夠形成沙塵暴的有利條件,但不能作為形成沙塵暴的直接原因。
日前國家氣象局官員做客中國日報網進行視頻訪談時提到,從氣候的角度預測,預計今年春季沙塵暴和常年平均相比偏少,但會比去年春季沙塵暴要偏多。而這只是從氣候的角度進行趨勢的預測。在天氣預報方面,對于未來北京等地是否會出現沙塵暴天氣,目前只能做出近期的預報,長期天氣狀況尚難預測。
相關鏈接:
預計今年春季沙塵暴和常年平均相比偏少
中國氣象局談抗旱氣象服務
編輯:段若蘭 來源: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 (記者 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