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省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4月1日-2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會議認為,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初見成效,但仍面臨著艱巨任務。會議還提出了"兩個確保三個下降"的新目標和八項具體要求。
2007年5月底,太湖藍藻大規模集中暴發,導致水源地水質遭受嚴重污染。為此,國務院于2008年5月批復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建立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省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在會上指出,一年來,江浙滬兩省一市根據第一次聯席會議布置,有關部門積極履責,編制完成了專項實施方案和專項規劃,實現了"確保不發生水質大面積黑臭,確保飲用水安全"的目標。
但同時也要看到,太湖治理任重道遠,太湖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湖體富營養化指數仍然較高,全湖總體仍處于中度富營養狀態,受總氮影響,全湖水質仍為劣Ⅴ類,隨著氣溫升高,仍然存在著藍藻大面積暴發的可能。
針對太湖水環境治理面臨的主客觀因素,杜鷹代表大會提出了2009年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要"確保不發生水質大面積黑臭,確保飲用水安全"和"主要入湖河流劣五類數量下降、主要入湖污染物總量下降、太湖湖體綜合營養指數下降"的新目標以及八項具體要求,合力推進太湖治理,盡早重現碧波美景。
八項具體要求包括:進一步強化應急工作,確保飲用水安全;進一步深化各項治污措施,有效削減污染物;加大生態修復力度,實施科學治污;強化關鍵技術的研發,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加快標準和法規制定,保障治污工作有法可依;強化監測能力建設,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體制機制,形成治污合力。
來自國家發改委等13個國務院部門和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的領導和有關專家出席了會議。
編輯:關曉萌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