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的人期待選拔更多具備基層工作經驗,了解百姓疾苦的年輕干部
4月10日,云南省委組織部對公開選拔的34名年輕干部進行任前公示。公示中不僅有每一個擬提任干部的簡歷,還有每人在任現職期間的主要工作實績。此舉創新了干部任前公示內容,增加了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了解。
調查中,65.3%的人期待新一輪年輕干部選拔過程公開透明,真正做到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避免“任人唯親、唯財”;55.9%的人期待選拔能真正打通基層干部的上升通道,消除當下存在的機關干部選拔自成體系、體內循環現象;50.2%的人期待建立監督機制監督年輕干部選拔過程,并引入民意考核機制,及時剔除不合格者。
此外,66.2%的人期待選拔更多具備基層工作經驗,了解百姓疾苦的年輕干部。
肖鳴政認為,重視在村、鄉、縣工作經驗非常關鍵。首先,重視基層工作經驗的導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去基層工作。其次,所有的政策最后都要落實到基層,如果選拔的干部缺乏基層經驗,他們所制定的政策也會脫離實際。“現在基層干部的上升通道也越來越通暢。不少部門在招考公務員的時候,一定年限的基層工作經驗已經成為硬性標準。”
胡曉彪持相反態度,“公務員不像企業可以用金錢來激勵,我們希望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回報社會。對敢于開拓創新,可塑性強的年輕人,為什么不能破格提拔?”
調查中,48.4%的公眾認為,應不拘一格降人才,讓更多青年英才有機會參與選拔。同時也有40.1%的人認為,在培養選拔年輕干部時要“又好又快”,避免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質量,要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在人才培養中。
此外,44.1%的人認為對45歲以上的干部也要注意激勵機制,51.3%的人認為“年輕化”不等于“低齡化”,在實踐中要防止提拔干部只機械地看年齡的傾向。
毛壽龍認為,干部選拔不宜在年齡條件上搞“一刀切”。除了國家重要領導人要設置一個年齡下限外,其他干部則可以通過任期制來進行規范。“無論年齡大小,如果有能力并被認可,就有資格擔任某職,任期滿后,無論年齡大小,都應按規定離職。”
編輯:肖亭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肖舒楠 實習生 黃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