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記者從西安市教育局了解到,該局已于4月27日下發通知,嚴禁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活動。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黃新南告訴記者,隨著6月20日義務教育段新生入學報名日期的臨近,教育局近期在檢查中發現個別公辦學校教師在奧數奧語班兼職、兼課,甚至有在職老師在自家開辦有償家教班,影響惡劣。因此,市教育局專門下發了《關于嚴禁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活動的通知》,把治理教師有償代課等行為與校長目標考評相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并將此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內容。
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視員鄭震國說:“(教師有償家教)一經發現,將按《陜西省實施<義務教育法>辦法》有關條款追究責任,即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由所在學校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予以解聘。”
為了搞好義務教育段新生入學報名工作,黃新南表示,5月20日前各區縣完成學區劃分,6月20日起義務段新生入學報名開始。義務段入學堅持學區全員覆蓋和免試就近入學原則。要求各區縣對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逐一登記造冊,做到不留空白地帶,不遺漏一人。
對家長最為關心的學區和學位問題,西安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張瑞表示,區縣交界地區由于歷史沿革形成的生源交叉地帶的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由戶籍所在區縣登記造冊,相關區縣協商,結合歷史沿革形成的就學實際情況,妥善安排學生就近入學;非本市戶籍但符合西安市政策照顧的適齡兒童、少年,持相關證明,由居住地區縣教育局負責登記并安排就學;因城區拆遷改造,已辦理了跨區縣過渡居住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持戶籍所在區縣教育局出具的同意流出就學介紹信和相應的證件(戶口本、拆遷辦開具的證明和臨時居住證),由居住地區縣教育局負責登記安排就學;新建、插建的居民小區和開發區新入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由戶籍所在區縣教育局登記造冊,與居住地區縣教育局協商,由居住地教育局安排就學。
對于不屬于以上情況的非本地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則由戶籍所在地區縣教育局登記造冊并安排就學。各區縣將學區劃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的監督。
黃新南強調,西安市目前已不存在改制學校,按照性質劃分,分為民辦和公辦學校,而公辦中小學又分為政府辦學和事業單位辦學 (如大學附小附中),大學子校學區劃分,應與當地區縣教育局協商。大學子校不得將民辦性質的學生放在公辦校區。家長如果要給孩子擇校,就去民辦中小學,并且還要有原就讀學校開具的同意其外出就讀的證明。
編輯:段若蘭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馬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