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媒體聚焦
![]() |
中國專家:全球圍堵是遏制流感蔓延的關鍵 2009-05-08 14:46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第二波大流感會不會發生、此次流感病毒到底威力如何、中國政府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否符合國際公共衛生精神……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 盡管蔓延范圍超過了SARS,但在曾光看來,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蔓延速度實際上并沒有太快。"1918年的全球大流感在三周內就橫掃美國,美國大概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相比而言,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就要慢得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各國都采取了圍堵措施。"他說。 曾光表示,此次全球采取的圍堵舉措是受SARS成功圍堵的影響。"最后控制SARS靠什么?就是圍堵,而且圍堵的主戰場就在中國。"曾光說,當傳染源與傳播鏈都不明確時,最容易造成疫情大暴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強力圍堵才能使疫情得到控制。 針對目前個別國家對中國采取的圍堵措施持有異議,曾光認為,中國人口眾多,一旦疫情傳播開來,被感染的人數會以幾何倍數遞增,而且中國的疫苗生產能力、百姓的保護意識等都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采取較為嚴格的圍堵措施是恰當的,符合中國國情。 當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疫情發展出現趨緩跡象時,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迅即警告甲型H1N1流感第二波的暴發,并且表示這一波可能會更為致命。 "世衛組織的警告是有歷史依據的。"曾光說,1918年暴發的全球大流感即分為兩波,第一波是在3月,第二波是在10月以后,而且比第一波的疫情厲害得多。 "但此病毒不是彼病毒,現在的病毒不是過去的病毒,只能說有這種可能,不能說一定發生。"曾光說,目前最令人擔心的是病毒在南美洲與季節性流感病毒發生基因重組。 他指出,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現在北半球的5月正是南半球的11月,因此,南半球已進入最適合病毒流行的時間。一進入冬天,病毒的殺傷力就展現了。而且現在南半球正值季節性流感暴發,如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之結合就會引起更大的麻煩。 對于北半球的疫情形勢,曾光表示謹慎樂觀。他表示,盡管從歷史上看,夏季的氣候對流感病毒是不利的,因為流感的適應溫度是10到20攝氏度,而目前北半球的氣溫正在逐漸升高,但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能夠適應夏季的氣候還不得而知。雖然現在的形勢已經相對緩和,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公共衛生的事情,都是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曾光說,中國的人口密度高,不同地區在公共衛生條件上差異巨大,人口流動也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一疾病對不同種族的傳播力是一樣的話,那么病毒一旦傳入中國,中國承受的災難就要比任何國家多得多。 曾光認為,甲型H1N1流感與禽流感差別很大,首先就在于甲型H1N1流感對豬的危害不像禽流感對禽的危害那樣大。禽流感是禽類的災難,對禽類的殺傷力極大,禽流感的暴發導致禽類成片死亡,但甲型H1N1流感對豬來講病死率很低,最嚴重也不超過4%,多數情況下是豬出現不愛吃食等輕微癥狀。 他指出,如果流感僅在人際間流行,那么防治重點還是在人身上,但一旦豬也成為傳染源,就會大大增加防治難度,使這場斗爭更加復雜化。"這使得我們在考慮研制人的疫苗時,也要考慮豬的疫苗,要兩邊同時作戰了。"他說。 編輯:關曉萌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