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兩種死刑方式并行12年 專家稱注射死刑尚缺標準 2009-06-16 11:31
主持人: 我們說到注射死刑的標準,這個標準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似乎的欠缺是不是也是導致注射死刑沒有在全國能夠鋪開的一個原因? 劉仁文: 是的,可以這么理解。剛才我也看了你們的節目,就像你和白先生已經談到,按照我們1996年新的《刑事訴訟法》,現在規定死刑可以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那么在實踐中,現在這兩種方法都在使用,各個地方的發展情況也不太平衡,那么這里邊大概主要的問題就是剛才你們所談到的這個標準問題,因為法院可以選擇,到底誰是用槍決,誰是用注射,這個在法律上并沒有明確。 我現在在這里稍微說一下,從立法原意的角度來說,實際上我們還是主張要盡可能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的用注射這樣一種方法,因為在當時,注射條件還不成熟,法律這么規定下來以后,就像你們剛才所說到的,這個藥品的研制,首先執行場所的建設等等,都沒有具備。所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仍然把槍決給它保留下來了。 主持人: 劉先生,我有一個問題問您,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注射死刑和槍決一直要并行,還是說最終要由注射死刑來取代槍決? 劉仁文: 這個我已經是在幾年以前就呼吁過了,現在經過12年的試點,現在看來,從各方面的條件看來,注射執行死刑的效果不錯。剛才像白巖松先生也談到,現在我們保留這樣兩種死刑執行方法,實際上就是說有社會上一些質疑,是不是貪官最后擁有這樣一次特權等等,這樣的質疑實際上就反映出當前我們死刑的執行方法不統一所帶來的一個弊端。 所以說從我所了解的情況,剛才你們的節目也公開報道了,最高法院現在是在倡導、在推廣,也是提倡各地要盡量的多試用這樣的注射執行死刑的方法。所以我的預測,應當說在不久的將來,槍決這樣一種方法恐怕是要廢止,從刑罰執行的人道化角度應當是大勢所趨,也就是說統一到整個死刑的執行都用注射這樣一種方法,在我們全國統一起來,這個標準就是說沒有什么好質疑的了。 主持人: 好的,謝謝劉先生。 巖松,剛才我們提到一個問題,公平是需要一些硬件的支持的。 白巖松: 對。 主持人: 比如說在實行注射死刑的過程中,剛才你也提到了,是由法警,是由法醫,還是由醫院的一些醫務人員來執行,這個問題似乎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 白巖松: 是,其實你在看到比如像美國出現的那起十幾分鐘,甚至有過一個案例是30幾分鐘才導致他注射死亡,其實回頭去看不如用槍決的方式,可能痛苦會更小一些,這就涉及到執行人這樣的一種選擇,涉及到具體執行人,他有沒有經驗,或者怎么樣。因此也正是在這些方面遇到了障礙,剛開始采用的是人工的注射死刑,后來雖然它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 你要知道在過去執行槍決的過程中的時候,在法場要打死死刑犯,對執行人的心理壓力也是巨大的,而且都要有一定的遮蔽,然后免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之后的麻煩。但是當實行注射死刑的時候,當人工注射的時候,它對注射的人也有極大的挑戰,我們打針遇到好護士和不好的護士,區別還很大呢,有的疼,有的就不疼,更別說面對生命。所以后來在杭州就開始試行能不能用這種機械的方式,這樣的話它就操作起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剛開始也出現了問題,后來又過了關。 所以現在為止,一直沒有這樣的一些信息,比如說我們最高的法院,究竟在全國各地已經進行了各方的摸索,包括上海等地也都開始實行注射死刑,到底是不是成熟了,到底現在有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個人覺得,今天我們彼此,我們整個節目都搜尋了很多這方面的標準,似乎也沒看到。我覺得當有了這樣新聞的時候,作為新聞媒體更呼吁,我們希望看到一個統一的標準,和相關的東西是否成熟,這也是政府信息公開應有的一部分內容。 主持人: 其實我作為個人,我關注的就是,因為現在注射死刑,或者是在像醫院,或者是在救護車那樣的情況下進行,所以我特別關心的是會不會由醫護人員進行,因為醫護人員他有一個,他是救死扶傷的,如果由他們進行的話,會不會和醫療倫理道德產生沖突? 白巖松: 其實可能你說的這個已經是早期的,或者說試驗當中的一種行為了,現在,尤其包括未來,將來的執行注射死刑其實是有固定的場所,專門的有像執行室,還有觀察室,這種觀察室還有一個,他是不是會發生變化,究竟效果怎么樣等等。 執行的人現在從新聞的報道當中似乎是三類人,一類人是法警,跟過去好像執行槍決的有類似,你就會擔心他會不會缺乏注射經驗,對嗎? 另一類是法醫,他可能更有經驗,但是也許相對人數會比較少,也許,同時他還有自己的很多其他的工作。 而另一方面,還有一個,從醫療機構所聘請的人。 所以到現在為止,從這三方面的人士來看的話,我們將來的發展方向究竟是什么,當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因為現在既有注射死刑又有槍決,同時各地都在摸索之中。但是有一個變化我覺得是值得大家注意的,過去誰執行注射死刑要向最高人民法院來報,現在誰執行槍決要向最高人民法院來報,我不知道在這背后會不會悄然發生一種比例的變化,槍決的比例在逐漸減小,而注射死刑的比例在逐漸地增高,我希望是這樣,同時更希望的是背后的那條準則,當有了進一步的信息透明之后,我們可以知道,它已經是接近成熟的,或者說就是成熟的。 主持人: 不過我們希望兩種方式并行的時間越短越好,因為越短它就越公平。 白巖松: 對,這就希望背后有很多其實硬件,包括軟件,人員培養的快速的跟進,而且必須是全國的一盤棋。的確,你可以提出這樣的質疑,說在北京可能三分鐘,他就安靜地走了,在另外比如說一個什么地方,由于誰可能沒有經驗,或者怎么樣,是15分鐘,那么誰來解決這12分鐘的差距呢?它同樣是一種不公平,所以我覺得在進步中依然面臨著很多的挑戰。 編輯:段若蘭 來源:CC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