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青藏鐵路建設項目中查出金額達1.28億假發票 2009-08-17 11:07
偽造稅務機關代開發票占問題發票六成,欺騙性強 據青海省國稅局稽查局負責人介紹,在這一系列偷逃稅案件中,不法分子主要作案手法有4種:購買使用偽造的稅務機關代開發票,購買使用偽造的普通發票,開具發票上下聯不一致的“大頭小尾”票,跨地區使用發票。 在所有查獲的“問題”發票中,偽造的稅務機關代開發票最多,占了60%。在辦案的卷宗中,記者看到一張查獲的假“稅務機關代開統一發票”:開票方是一家砂石料場,出售的砂子、碎石料共計12.93萬元,應交稅額為7320元。但是,砂石場使用的是假發票,稅務機關根本收不到這筆應交稅額。一張假發票就造成了國家幾千元的稅款流失,可不是個小問題。 據介紹,現在社會上制售的這類假發票幾乎到了“亂真”的程度:從稅務機關印章到稅號都與真發票一模一樣,連開票人的名字也盜用的是稅務局工作人員的真實姓名,所以一般很難辨別真假,具有很強的欺騙性,也給稽查工作增加了難度。 利用真版普通發票開出上下聯不一樣的“大頭小尾”票,是不法分子偷逃國家稅款另一種典型手法。海北州西海鎮公安分局副局長李增升說,按照規定,發票聯和存根聯必須使用復寫紙填寫,兩聯的企業名稱、商品、金額等內容應當完全一致。由于開票企業只是按存根聯上的金額向稅務部門交稅,而“大頭小尾”票的發票聯金額巨大,存根聯金額很小,意味著大量的應交稅款被開票企業“逃”掉了。 李增升手舉查獲的“大頭小尾”票,直觀地揭示了逃稅者的“障眼法”:“這張發票聯上寫的是‘碎石’,金額是55.325萬元;而這張存根聯上寫的,卻變成了某企業管理處的派車單,金額只有500元。按發票聯上的金額,開票企業本來應交的稅款是3.1萬多元;但存根聯上金額只有500元,開票企業的應交稅款相應降到30元。從應交稅款3萬多元到只交30元,大量的國家稅款就這樣流失了。” 加強工程項目監控管理,堵住國家稅收漏洞 記者從青海省國稅局了解到,西格復線項目系列偷稅案,是青海省近年來查獲的最大的偷逃稅款案件。目前,已立案查處20戶企業和個人,查補稅款、罰款、滯納金共計457.68萬元。 青海省國稅局稽查局局長阮余農說,這起案件如果不是在施工期間進行全面稽查,那么大量的假發票就很可能成為塵封的財務資料被湮沒掉。因為,像鐵路這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工期一般為兩三年,工程建設指揮部也是施工單位臨時組建的,隨著工程結束就會撤銷,工程的財務票據等資料也將移交到施工單位總部。部門撤銷、財務移交,這個時候再查假發票就難了。正是由于項目施工具有流動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因此很容易成為假發票流入的重點目標。對此,稅務稽查部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重點監控。 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稅收,如果該收的稅款收不上來,老百姓的民生保障、國家的建設投資都會受到影響。假發票最終損害的是整個社會的利益,因此必須要綜合治理,根除假發票對社會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