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采取更行之有效的舉措,增加就業機會,讓更多的人獲取一份穩定的工作……”兩會召開后,不少網民通過留言、博客、論壇等形式為促進就業支招,希望能成為政府和代表委員可資借鑒的“點子”。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趨緩使得就業供求關系結構性矛盾突出,解決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問題已成為促進就業的重中之重。
網友“天降大任”認為:要促進就業,現在需要規范企業用人行為和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并充滿活力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勞動力按照市場的需要自由流動,實現最佳配置。
網友“蔡昉”在博文中表示,各地應把就業指導、信息服務和就業扶持等政策,擴大至城鄉所有需要就業的對象,著力消除對農村勞動力的政策歧視。這包括將農村勞動者納入就業援助、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等就業政策范圍,把稅收減免、信貸擔保和崗位補貼等政策覆蓋到進城求職農村勞動者,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網友“農村干部”說,用人方的招工難和農民工的就業難,反映了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的脫節和矛盾。企業需要大量技術工人,但大多數農民工未經職業培訓,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這種結構性的供需缺口,導致了勞動力市場出現“有人無事干、有事無人干”的現象。希望各地能培育更多勞務品牌,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逐步實現農民工就業擇業的“無縫對接”。
網友“yingpingfeng”在博文中認為,在返鄉農民工中,有的人有一定的資金和技術,也有創業的愿望,但受各種條件限制,創業能力不強。如果能對這部分農民工開展較為系統的創業基礎知識和必備能力的培訓,同時幫助他們籌集啟動資金、聯系小額擔保貸款、優化創業環境,就能夠造就一批農村創業者和農民企業家,不僅能帶動更多農民就業、自主創業,而且能為本地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活力。
騰訊網的一位網友期盼政府有關部門在出臺有利于就業增長的相關舉措時,還應該重視對用人單位的監管,確保政策到了下面不走形、不變味。
一位百度網友表示,現在中小企業遇到很多困難。希望落實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突出問題,否則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主體作用就難以奏效。
一位大學生搜狐網友說,我是一名馬上就要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本科生,實際應用技能不足,在招聘單位面前就缺少競爭力。希望學校和社會多給提供一些見習機會,讓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夠在選擇就業時不再自信不足。
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是就業形勢嚴峻以來勞動主管部門一項應對措施。不少網友建議勞動者轉變觀念,不等不靠,依托當前相關政策的一些優勢,尋找新的機會,破解就業難題。
網友“夜卜郎”說:“盡管政府部門想方設法為廣大學子提供各種就業機會,但解決問題的根源還在求職者本身。大學生大多缺乏實踐能力,想一畢業就能拿到高薪確實不太現實,所以不妨先到‘小廟’就業,經過幾年的磨礪,有了過硬的功夫,再跳槽到好單位大展拳腳。”
(編輯:霍默靜 來源: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劉軍、俞瑋、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