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一年前,他們還在震區的廢墟中驚恐不安;一年后,他們已是抗震救災英雄部隊中的優秀一員。2008年底,四川災區2739名優秀青年應征入伍,把感恩之心化為報國之志。帶著家鄉人民的囑托,這些新戰士在部隊積極上進、勤學苦練,用優異的成績報答黨和人民的厚愛。

4月24日,李青松來到什邡市鎣峰化工廠,祭奠在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工友。他曾在地震廢墟中被埋104小時,后被成都軍區某部成功救出,并作為志愿者參加了抗震救災。如今,他已是成都軍區某軍械訓練隊的一名新戰士。新華社發(鐘敏攝)

本宇浩
本宇浩:一舉成名神槍手
本宇浩,男,四川省青川縣人,1987年4月出生,現為成都軍區某團二營五連戰士。在“5·12”地震中,家里房屋倒塌,一名親人遇難。
本宇浩打小就夢想成為神槍手,憑著地震中死里逃生的經歷為他增加的韌勁兒和對救災部隊的感恩之情,他決心投身軍營實現自己的夢想。
從“想到”到“做到”,本宇浩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第一次摸槍,本宇浩有股莫名的興奮勁,不停地問班長射擊訣竅。特種兵出身的班長告訴他:“想成為一名優秀戰士就要學會吃苦,想成為一名‘神槍手’,就更要不怕吃苦。”班長說,打好槍,講究的就是據槍穩、瞄得準、擊發輕,呼吸要均勻,達到槍人合一的境界。為此,本宇浩開始近乎苛刻地“自討苦吃”:每天堅持做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單杠引體向上、100個蹲下起立;射擊訓練時,他在槍管上掛水壺、磚頭,一練就是一天。
第一次參加實彈射擊,本宇浩沉著冷靜,果斷擊發,以49環的成績一鳴驚人,團領導當場說要給他獎勵。但他卻一笑而過,因為這只是他邁向夢想的一小步。
從那以后,他對槍更是入癡入迷。班長參加過中印聯合反恐訓練,在射擊交流中有過多次出色的表現。本宇浩就把班長當作偶像,一有時間,他就磨著班長“開小灶”,領會不同氣象環境下的射擊要領,學習坐姿、蹲姿、跪姿、站姿等各種姿勢的射擊技巧,揣摩風速、光線等因素對射擊的影響。
新兵射擊考核時,本宇浩再次給了大家一個驚喜:100米胸環靶打了50環。從此,本宇浩的名聲不脛而走。連續7年蟬聯團里“神槍手”桂冠的四班長王昆找上門來,要和本宇浩比試行進中對移動目標的射擊。有過射擊經歷的人都知道,行進中對移動目標的射擊,比臥姿難打得多。大家都以為本宇浩不敢應戰,沒想到他卻一口答應下來。
靶場上,槍聲再次響起。報靶員旗語:1號9環,2號10環!現場的人都不相信:新戰士挑落了老“槍王”。(張序解放軍報特約記者趙丕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