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實錄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引人關注的全國兩會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開帷幕,本網特別推出“2009全國兩會系列訪談”,邀請高端人物、熱點代表委員等做客中國日報網直播間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本期訪談特別邀請了資深“三農”問題專家宋洪遠,對話熱點“三農”問題,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大家上午好,現在是中國日報網和新浪網聯合進行的采訪活動,我是中國日報社記者付敬,長期從事“三農”問題和宏觀經濟問題的報道。

    今天在“兩會”即將開幕的時候,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農業部農業經濟研究中心宋洪遠先生,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世界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中國“三農”問題的出路。

    宋先生所在的中國農業部農業中心是中國農業政策研究的中心,他本人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的研究,我想今天他和大家的交流會有很多的收獲。下面請宋先生和大家做個交流。

    【宋洪遠】謝謝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農業部農業經濟研究中心宋洪遠。我們的主要職能是從事農村經濟政策,農村發展戰略和農村發展戰略的政策制定。我本人主要是從事農村發展政策和農村發展理論的研究。多年來,除了政策研究工作之外,還參與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文件的起草工作,歡迎網友一起討論。

    【主持人】宋先生,在當下國際金融環境發生急劇變化的狀況下,中國的“三農”問題,是中國經濟政中的重中之重,您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

    【宋洪遠】正如您所說,全球金融危機逐漸影響到我們國家的農村實體經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幾個方面帶來的影響比較明顯,或者說表現比較明顯。一方面是農產品的價格和市場的變化,另一方面是農民收入的增長,特別是與之相關的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第三方面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問題,第四個方面還有市場的變化問題,等等。

    【主持人】自去年9月以來,金融危機不斷的影響到實體經濟,我們國家沿海外向型經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創,很多企業倒閉,農民工就業問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您怎么看待這樣的問題?目前現狀怎樣?農民工就業形勢怎樣?最新的判斷怎樣?

    【宋洪遠】金融危機逐漸的蔓延和擴大,對于我們國家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影響就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出口型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存在經營困難,就導致一些農民工返鄉回流。一個企業要面臨倒閉的時候就要裁員,在這個企業里既有農民工就業,又有城市職工就業,首當其沖的是農民工。因為農民工一走就了之了,城市職工裁員了還是這個城市的人,也要就業。

    我們做過調查,包括我們的機構,包括國家統計局,包括勞動社會保障部,都在做一些研究。各家由于調查對象不同,樣本不同,采取的口徑和方法不同,數據有差別。但是一個基本的事實是肯定的,就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受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影響,有大量的農民工返鄉了,回流了,離開了城市,回到了農村。

    【主持人】宋主任,就農民工就業問題,現在最新的情況是什么樣的?是不是自去年冬天以來,就業形勢有一定的好轉?未來的趨勢是什么樣的?

    【宋洪遠】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和擴大,影響到了我國的實體經濟。這些使一些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同時,也導致了一些農民工返鄉回流現象增多。根據各單位采取的口徑調研的方法和樣本不一樣,具體的數據結果也不一樣。現在各方估計的結果,如果是統籌考慮,扣除一些不可比因素,大約要在1000到1500萬左右。因經濟危機導致的企業破產,或者是企業生產經濟困難返鄉回流的勞動力。

    【主持人】目前就你們的觀察,這個趨勢是越來越糟到還是趨于好轉?

    【宋洪遠】目前來看,和往年的形勢相比,肯定比往年要困難一些。但是,和最初預料的來看,應該說沒有預料的那么糟糕。特別是隨著春節過后,一些農民工開始返程。有的隨著行業結構的變化,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也有一些變化。最后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報道,比如原來在廣東工作的農民工,廣東企業不同了,他也適應企業的變化,到福建找工作,找到一些新的行業的工作。所以,我想隨著情況的蔓延擴大,農民工也在逐漸的適應。

    總的來看,應該說今年是這樣的,經濟危機對農民工就業帶來了影響,使得返鄉回流現象增多。但是,情況也可能隨著我們采取的一些措施,得到一些緩解。

    【主持人】隨著工作機會的減少,農民工的收入肯定會減少,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今年農民工收入的前景是怎樣的?

    【宋洪遠】今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和下發的1號文件,明確提出一個工作目標是十個字,最重要的是前四個字,一個是“穩糧”,一個是“增收”。也就是說,增加農民收入是今年農村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標。從目前來看,由于農民工就業受到一些影響,繼而肯定會影響到收入問題。

    從最近幾年的收入結構來看,從總量來看,農業收入還占到一半以上,非農業收入占到將近一半。但是從近幾年農民收入增長來看,農民工的外出就業收入貢獻的份額是提高的,而且占到了相當大的比重,在一半以上。這樣農民工就業受到一些影響以后,必然會影響到務工收入,務工收入的減少,也會影響到農民收入減少的問題。

    【主持人】今年對農民收入比例增加值是多少?去年是多少?

    【宋洪遠】去年人均收入達到了8%,而且是連續5年增長在6%以上,5年新增收入人均2000元,年均400元左右。今年我估計從農民收入的增加額和增長率來看,都有可能低于去年。

    【主持人】剛剛您談到我們的工作機會,也談了收入,這都是由于金融危機帶來的近憂。但是對于農民工來講,還有很多長期待解決的問題,諸如社保問題、教育問題、培訓問題、戶籍問題。我想問一下,您對農民工戶籍問題是怎么看?前景怎樣?

    【宋洪遠】我們國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工業化、城鎮化的一個結果是農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

    從長期來看,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應該是長期的課題,一個大的任務。要解決這個問題,從制度上、體制上來看,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還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

    比如說戶籍制度,應該說從目前來看,從最近幾年的形勢來看,它已經不是構成農民工進城就業非常重要的制度障礙了,但問題還有。我們下一步還要進行政策措施調整,應該是圍繞著降低農民進城的成本來談。不是把磚頭墊高,而是一個磚頭一個磚頭的往外抽。戶籍制度來看,現在在大中城市門檻還是比較高的,農民工在這個地方要從流動就業到穩定就業,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比如說在北京,要在這里穩定下來,買房子,一平方米一萬,甚至兩萬,農民工干一年才掙多少錢。要買到30平方米的一室一廳的房子,要多少錢?大家一算就可以知道,所以成本還是很高的。

    在城市農民工就業的成本還有一些東西需要政策做調整,譬如社保問題。社保問題包括幾個方面,譬如農民工的工傷報銷問題,失業報銷問題,生育報銷問題,養老問題,還有子女舊學問題。

    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們現在對農民工做了一些保險,問題在于它不能夠轉移,不能夠接續。也就是說在甲企業上的保險,農民工到乙企業工作后不能帶走,這叫“不能轉移”。也不能把前面交的保險和后面交的保險接續。這樣保險就起不到一定的作用。所以三中全會決定和1號文件都提出,要抓緊制定和實施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辦法。

    【主持人】就您所知,養老保險接續的辦法有沒有時間表?

    【宋洪遠】根據文件要求抓緊制定和實施,有關部門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辦法,現在問題是抓緊實施。操作層面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研究,但是只有農民工的保險問題能夠轉移和接續了,對他的后顧之憂則有保障。

    【主持人】就戶籍制度我還想補充一個問題,目前據我觀察,中央給予地方一定的靈活性,中央在這個問題上還處于搖擺狀態,你覺得我這種判斷對不對?

    【宋洪遠】現在政策是這樣的,總體上在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特別是對城市而言,我們是分類的,一類是大中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問題,還有是小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管理問題。我們的三中全會決定和1號文件,都已經明確提出,要放寬中小城市的落戶條件,讓農民能夠穩定就業,穩定居住。

    【主持人】又回到剛才我們談到的農民收入的問題,您覺得今年我們農業收入除了工作機會減少這樣一個壓力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

    【宋洪遠】要說影響農民收入主要的因素除了農民外出就業務工收入減少以外,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主要有農產品價格的變化影響的。最近幾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變化是先升后降。農產品價格從2006年的7月份開始持續上漲,到2008年的9月份開始掉頭回轉,出現了下行的狀況。

    【主持人】這種趨勢跟國際市場的趨勢是一致的嗎?

    【宋洪遠】是一致的,既有國際市場的影響,也有國內市場的影響。從2008年9月份以來,農產品價格的下降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漲幅的回落,每個品種過去是上漲的,現在可能跟以前比也是上漲的,但漲幅回落了。另外一些品種是水平都在回落,價格水平比過去低了。農產品價格的下行可能還要保持一段時間,一方面是從供給來看,最近5年糧食連續增產,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裕。

    另一方面從需求來看,我們對糧食的加工轉化采取了現在的政策。另外,由于市場和經濟危機的影響,人們的消費也會謹慎。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來看,農產品價格下行的趨勢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農產品價格下行,等于農民賣同樣的農產品,由于價格的下行回落,他的收入就沒有那么多了,這樣就會影響到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農產品價格下行和農民工返鄉回流現象的增加,就會對農民收入構成很大的影響。

    【主持人】政府在這方面會采取哪些措施?3月5日溫家寶總理將在全國人大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你們有什么樣的期待?它對農民增收將會給出什么樣的答案?

    【宋洪遠】對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或者保持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一個主要的目標。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今年1號文件來看,目前政府采取的增加農民收入的措施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一個是“穩價”,就是穩定農產品價格,讓它下行的壓力減緩,下行的幅度或者說下行的速度減弱。我們采取的最最重要的措施有兩個,一個是繼續提高糧食和其他主要農產品的最低收購保護價格,政府通過提高價格來拖升。再有就是增加儲備,政府到市場上買農產品和糧食,買來以后讓價格穩定。我們把它稱作“穩價”。

    二是“增補”,就是對農民的各種補貼。譬如糧食價格回落了,農民的收入會減少,但是我增加對他的用糧補貼。再比如油料的、生豬的、奶牛的,我們這幾年都有一些補貼政策,今年繼續落實補貼政策,增加補貼資金規模。增補方面對農民有兩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補貼、農保補貼,大體上有7、8項。增加補貼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第二個主要因素。

    三是促就業。剛才我說農民工就業受到了一些影響,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這在去年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的第二天,國務院就召開了常務會議,專門研究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之后國務院下發了一個文件,就是促進農民工就業的六條措施,目前來看還是有一些成效的。

    四是促發展。我們采取一些促進現有經濟發展的措施,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通過挖掘內部增收潛力,來促進農民的就業問題。

    所以,從目前來看,農民收入形勢嚴峻,可能要比去年增幅有些回落,但是政府也確定采取了一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措施。簡單的說,就是穩價、增補、促就業、促發展。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穩定糧食價格,我在一份文件上看到,中央口徑是大幅度提高糧食的最低保護價格。您覺得這個政策和以前提到的政策矛盾嗎?

    【宋洪遠】不矛盾。這個政策我們一直在實行,所以這次在文字表述上是“繼續提高”。現在為了穩價,穩定市場、穩定供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繼續提高。

    【主持人】提高的幅度大概是多少?

    【宋洪遠】價格的調整也是有測算的,一是要根據供求情況,一個是要考慮到農民收入的影響。如果不考慮供求情況,過高、過低都會帶來市場的波動。提了肯定比不提好。

    【主持人】最近我看到一條消息,講到咱們國家在培訓糧庫核查師,主要是清查糧庫里面是否有那么多糧食?對此,您覺得可信嗎?

    【宋洪遠】我們對糧食庫存有一個結構分析,有農戶的庫存,有政府的庫存,還有商業庫存。現在講的這一塊,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政府的庫存,也就是儲備庫存,用于應急的,用于平衡供求的庫存。企業庫存和農戶庫存都是市場周期自己的行為。政府的庫存大家為什么比較關心呢?就是因為是政府拿錢購買的糧食。花這么多錢,是不是有這么多糧食,買回來沒有。買了糧食以后,是不是能夠用。因為我們庫存的糧食是必須要吃的,時間長了不行。我也沒看具體的報道。通過管理人員的培訓,更多的使糧食庫存有可考察的機制。實際上越透明大家越放心,越不講,越不透明大家越不放心。

    【主持人】另外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去年冬天以來持續的旱災,目前的情況怎樣?它對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特別是對小麥生產的影響,目前農業部,乃至國務院最新的評估結果是什么?將來會不會影響到今年糧食總的生產量?

    【宋洪遠】去年冬天以來,在一些糧食的主產區發生了持續的干旱。干旱對糧食生產肯定是有影響的。至于旱災有多大影響,我覺得要做一些分析評估工作。一個是不同地區影響不一樣,不同品種影響也不一樣,農作物的旱情發生在什么階段影響也不一樣。如果是最缺水的時候,肯定影響大。相對的不是那個時候,影響就小。

    最近農業部和國家氣象局開了一個會,這個情況已經向社會發布了。現在看來,旱災對糧食生產肯定會產生影響,這是無疑的。影響的大小,影響的結果,還要看在小麥返青的階段旱情是不是持續。而且最近一些地方又發生了倒春寒,這個影響實際上是一種衍生災害,旱災之后的跟進災害,它的影響還要觀察。我覺得影響肯定是有,究竟多大,對不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階段進行綜合評估之后,才能得出完整的結論。

    好像最近災害評估的結果講,有影響,可能也不小,但是不是像人們想象的或者感覺的了不得了,不是那種情況。而且對大的供求形勢會不會發生逆轉性的變化,可能也不會。

    【主持人】常年狀況下,小麥在總的糧食比重當中占多少呢?

    【宋洪遠】我們一般講糧食分季來看,夏季、秋季。夏糧里邊也有不同品種構成,小麥還是蠻大的。因為小麥的增產主要在河南,河南這次在北部地區遭了這么大的災,影響肯定是有的。

    【主持人】我看到您給一些部門的報告里,提到了“穩糧”兩個字,您提出這樣的觀點的背景是什么?

    【宋洪遠】穩糧的要求作為今年的目標,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來的。工作要求有四句話,十個字,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第一位的就是“穩糧”,為什么提出這個政策要求?有這么幾個分析判斷做出來的政策目標制定。

    一是最近幾年糧食連續5年增產,糧食的增產量已經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超過了1998年。最近5年新增糧食是2000億斤,年均增產糧食是400億斤。無論是總水平,還是單產,2008年都實現了“雙超”,無雙雙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總最近5年的累計增加和年均產量來看都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在這樣的高水平下,糧食要保持持續增長,我想高平臺往下爬肯定更難。這是從歷史的角度分析過去變化規律來看得出的結論,就是要穩糧。

    二是由于這樣的供求形勢的變化,最近幾年供求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能夠穩定糧食的生產,保持去年的水平,也能夠保證我們的糧食供求需要。無論是宏觀調控來講,還是從糧食生產的自身周期來講,提出穩糧還是主要的。

    【主持人】我比較關注的是現在很多農村都出現了空心村,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您對農村里勞動力的數字感到擔憂嗎?

    【宋洪遠】最近一段時間,人們對農村人口的狀況有一個基本的描述,講了幾句話。其中有一句話是農村村莊農心化,人口老齡化。這樣一個描述實際反映了農村勞動力變化的景象。當然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特別是高素質的勞動力離開了農業,對農業的生產肯定是有一些影響的。我們也做過一些研究。

    我覺得是這樣的,會不會影響到農業生產?會不會帶來很大的問題?一個是要看我們現在生產的要素結構的變化,過去主要靠勞動力,現在有些已經機械替代了。譬如很多農作物的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了。但是,要從長期來看,老是留在農村的都是低素質的勞動力,年齡和性別結構非常有特點的勞動力,比如說“83”老人、“61”兒童、“38”婦女,現在這幾年又有變化,連“38”也出來了,還有“61”據說也出來了,都把孩子弄到城市上學。留在農村的可能就剩“83”了,都是老人,肯定會有影響。現象本身應該說世界各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城市化過程中都遇到過,問題是我們怎么總結經驗,借鑒國際的經驗,避免因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城市化、工業化的推進,而降低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從而影響農業生產。

    【主持人】我想問兩個數據,跟我接觸的一些國外的學者他們都非常關注。第一個數據是我國目前農村勞動力大概是多少?第二,我國目前農村富余勞動力是多少?

    【宋洪遠】第一農村勞動力沒有問題,我們統計上都有公布的,叫鄉村勞動力總數。問題是剩余和富余的估計,這是有不同測算方法的。有人測算是從總量上測算,大約有多少多少億,有人是從種一畝地,或者一個勞動力能種多少畝地來測算。前一種測算有一定的道理,當然也有方法的問題。后一種測算也有道理,但也有方法的問題。比如說種10畝地需要一個勞動力,肯定有一個假定,在這樣技術水平條件下是這樣的。反過來說技術提高了,機械化水平提高了,種一畝地勞動力就減少了。為什么跟你說這個數據,主要是方法的問題。但是有一點,無論是從哪個方法算的,目前的農村勞動力里邊,從農業的勞動力來看,仍然有剩余,還沒有到了沒有剩余勞動力了,甚至短缺的時候。

    【主持人】我們又回到糧食安全。去年糧食的總量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您對今年超過或者說穩定在這個水平有可能嗎?

    【宋洪遠】為什么提出穩糧的目標,都是基于這個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今年的糧食產量是不是穩定在去年的水平,目前分析這個事情,只能看一些因素,還很難把握。譬如夏糧,受旱情的影響,不可能增加。今年的旱情如果比去年重,肯定要受影響。所以有可能會減產。但是夏糧減產,是不是糧食的總產量就比去低,不一定,要看秋糧。也有連續性的,夏糧不好秋糧也不好。所以目前我們只能說夏糧有可能比上一年減產或者是停產。

    有的時候可能是播種面積比去年大。所以有很多因素,因素擺出來大家自然就能判斷了。今年從小麥的自然災害上比去年重,但有可能今年的播種面積比去年多了。去年譬如重10畝,1畝200斤,是2000斤,今年我重了12畝,這樣產量也就增加了。既有單產的因素,還有面積的因素。面積乘單產就是總產,影響單產的因素有技術的因素、有氣候的因素。

    【主持人】剛才談了單產,單產里有一個因素就是科技貢獻率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在科技貢獻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還有很多潛力可挖,您對這個前景怎么看?目前是什么狀態?

    【宋洪遠】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有兩種,一種是新技術,新的技術方法,我們叫糧法。另外一種就是良種,優良品種。其實現在良種是起到很大作用的。有些是忽然有一個新的品種,忽然就把產量拉上去了。

    【主持人】我們國家目前在對外戰略上講,農業也要求走出去,我們國家有很多新的農業優良品種,在這方面您有什么樣的政策建議?

    【宋洪遠】現在優種在國際上我們國家還是比較先進的,在走出去的戰略里,當然要把我們的這些先進的東西在一些地方推廣使用。走出去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擴大資源,摒棄不具有優勢資源的進口,擴大資源優勢,有優勢產品的出口。一方面是走出去,另一方面還要引進來。

    【主持人】能不能列舉一個品種?

    【宋洪遠】因為我不是搞技術的,具體的品種不是特別清楚。

    【主持人】這樣的戰略會有的?

    【宋洪遠】對。

    【主持人】剛才了解您對食品安全也非常關注,自去年三鹿奶粉事件以來是大家熱議的,我想“兩會”期間也會引起大家的關注。您對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現狀持怎樣的判斷?

    【宋洪遠】一個是對食品安全狀況的關注,人們一直在熱議。另外,為什么這個問題突出,還有一些客觀的因素。我們要全面的分析這個問題。

    目前至少食品安全問題引起的各方面的關注,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固然有一些主觀上的因素,有一些管理上的因素,甚至有一些管理體制上的因素。實際上我在這里想強調一下,還有一些客觀的因素,導致大家關注食品安全問題。

    譬如我們在工業化快速前進的過程中,工業化推進一方面對經濟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工業化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譬如食品添加劑技術的出現,生產了添加劑。生產之后,人們在使用添加劑的時候,如果不按要求使用,又不知道哪些可加哪些不可加。這兩個一結合,工業化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讓大家享受到了工業化的成果,同時正是由于工業化提供了這方面的技術,有了添加劑,使得添加劑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成為了可能。它就是一種“雙刃劍”。

    另外,我們在推進城市化。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化也有一個負面影響,就是排污。譬如太湖流域快速的城市化結果,使得一些污水排放增加,污染了水。用水澆了稻田,生產出來的水稻就有問題。一分析,也是城市化的影響。

    三是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提高了,對食品的要求就提高了。過去生活差的時候,農產品供應短缺的時候,在座的各位能拿到一個蘋果,管你什么蘋果,管你什么質量,好看不好看,有吃的就不錯了。現在你到市場上買蘋果,既要看是什么品種,又要看色澤,又要看營養,又要看口感,又要看大小是不是一樣。要求就不一樣了,這個要求也是客觀的。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而不同。實際上很多國家,包括發達國家,他們都經歷了食品安全事故高發的情況,和工業化的負面影響,城市化的負面影響,人們對生活水平的提高,質量安全意識的提高有關系。

    【主持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人們的需求不一樣,工業化和城市化對于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影響。您認為這里是否有政府監管不到位,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的原因?

    【宋洪遠】也有管理的問題。譬如現在部門分割的體制,就會產生一些問題。現在生產環節、加工環節、銷售環節、市場管理的環節都是分割的,只是分出不同的部門。比如說農作物種植業,像小麥,我們實際上管的是麥稈的生產。從賣苗育苗開始到長,長到種子了,就交給糧食局了。大氣的環境不是我們管的,是環保氣象局的事情。土地是國土部門的。生產環節主要抓的是產品生產,加工環節是工信部來管,流通環節市場的是商務部的,質量是檢驗檢疫局的。實際上是部門體制,就很難做到食品的一體化管理,這樣對食品安全也有影響。

    【主持人】要改變這種狀況,您的建議是不是我們要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機制呢?

    【宋洪遠】一方面是要深化體制改革,調整職能。另一方面,在大的部門調整不了的情況下,就像您所說的要有機制的調整。像國外有食品安全委員會。

    【主持人】我們有可能建立這樣的機構嗎?

    【宋洪遠】實際上也不是沒有探討和研究過,我們都提出過。對食品安全挑戰比較大的,就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們國家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經營形式,這既是個管理問題,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客觀性。

    我們有2億多農戶,任何一個產品的生產,特別是農民,都有很多戶在做這個事情。要實現標準化,要實現管理的規范化,難度相當大。你說雞這個品種,有幾千萬戶在養,一個是農戶的分散飼養,一個是規模化養殖。這要管起來,和歐美國家的農場管理比是大不一樣的。所以農產品的生產經營主體多,相對分散,經營規模的大小給我們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主持人】說到根上,是不是這種經營方式跟土地制度——家庭承包責任制有一定的關系?

    【宋洪遠】說到相關是肯定有關系的。但我們為什么實行這種制度呢?這是根據國情定的。我們國家就是地少人多。

    【主持人】由于宋先生長期在“三農”問題里做深入的研究,對農民非常有感情,最后希望宋先生能夠跟農民朋友和農民工朋友說幾句話?

    【宋洪遠】我想說的有這么幾句。第一,最近特別是去年三中全會以后,國家已經制定了一些關于“農村改革發展”的政策,今年又發了一個1號文件,具體的政策措施已經明確,目前是各方面要貫徹落實這些政策措施。把我們制定的兩農、惠農政策真正惠及到農民,才能既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

    一句話說,我們要把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關心、關注、關愛,把它成為“三農”和“三關”落實到我們對政策貫徹落實上,來切實的惠及到幾億農民。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相信今天的觀點和話題,能夠引起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的深思。也能夠作為他們建言獻策的參考。我代表中國日報網站和新浪網站以及廣大的網友,對宋先生貢獻的智慧和知識表示感謝,也希望他一如既往的為農民、為農民工呼吁。

    波多野结衣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 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