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我國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上半年業績相繼出爐。與去年同期相比,三大公司上半年業績走勢呈現“三重天”。中石化凈利潤達去年上半年的三倍還多,中石油凈利潤基本持平略有下降,而中海油凈利潤則大幅下滑超過一半。
業內人士指出,國際油價走勢、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實施和國內市場需求變化是影響三大公司上半年業績的主要因素。下半年三大公司業績向好趨勢明顯。遠期看,完善產業鏈,加強主營業務投資將是三大公司主要的戰略調整方向,并將對其長遠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上半年三大公司業績大不同
與國際石油公司上半年業績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大幅下跌不同,我國三大石油公司業績呈現“三重天”特征。
按照國際會計準則,上半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凈利潤332億元,同比增幅接近333%。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凈利潤為124億元,同比減少55%。而三大公司中產業鏈最為完善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7.2%,達505億元,在上半年全球石油公司盈利排行榜上位居第二。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王晶說,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完善,以及國內市場的變化是上半年影響三大石油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
作為我國最大的煉油商,中石化約80%加工原油來自進口,業績受國內成品油價格影響明顯。中石化公告稱,去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升,境內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中石化煉油業務出現巨額政策性虧損。今年以來,國內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國內煉油業務扭轉虧損局面,煉油業務成為中石化盈利重要支柱,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根據發布的業績,上半年中石化煉油板塊盈利199億元,而去年同期該板塊則虧損了465億元。中石油煉油銷售板塊也由去年上半年虧損590億元到今年盈利近172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中石油股份公司總裁周吉平說,國際原油價格低迷,國內石油石化市場需求萎縮、產品銷售不暢,是造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平均價格同比均下降50%以上。受此影響,上半年中石油勘探生產板塊經營利潤同比大幅降低71%。
國際油價對以油氣勘探生產為主業的中海油影響尤為明顯。上半年中海油油氣凈產量大幅增長15.2%,其中原油凈產量更增長20.1%。但油氣銷售收入降幅卻超過40%。
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市場需求的上升,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國際油價大幅回升,三大公司業績都出現季度環比上升的趨勢。二季度中石油營業額比一季度增長28.7%,凈利潤增長66.4%。中石化凈利潤增幅也由一季度85.1%上升至上半年的30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