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打、防、教’三位一體的策略被國際社會譽為經典的反貪模式。廣東要在繼續堅持我們原有紀檢監察體制機制優勢的同時,按照懲處、教育、預防、監督的基本職能調整力量,整合資源,優化機構設置,更好地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廣東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朱明國
“廣東防腐工作應該向香港學三點:一是廉政公署的體制——享有獨立和權威的地位,依靠懲治、預防和教育‘三管齊下’系統地打擊腐敗勢力。二要向香港學習,在制度上保證廣大群眾有效地參與反腐敗工作,用輿論來監管官員手中的權力,打擊腐敗,應對群眾反腐綜合疲勞癥。三要學習香港對貪污零容忍的政策,貪一分錢都不行。”
——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紀委特約研究員、著名反腐敗研究專家邵道生
“如何更好地分配‘打、防、教’三方面的資源,增強防腐執行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這是廣東防腐工作最應突破的領域。”
——北京市紀檢監察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
核心提示
近日,廣東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朱明國在《學習時報》撰文,贊揚香港廉政公署通過懲治、預防和教育“三管齊下”的策略,認為廣東的防腐工作應該向香港學習,并列出五點防腐新思路。文章一出,引發境內外的廣泛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在防腐工作上不斷推陳出新,國內第一個舉報中心、第一個反貪局都首先在廣東成立,開創了內地防腐制度建設的先河,而這些創舉幾乎都得益于一個地方的經驗,那就是香港。
近一段時間以來,廣東一直在呼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繼續解放思想,探索完善“具有廣東特色,開放、動態、創新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探索防腐新道路,今年8月11日至13日,朱明國率廣東省監察學會、省監察廳代表團一行16人,再次專程赴港學習廉政建設經驗。考察之后,朱明國又親自撰稿闡述五點新思路,為廣東建設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指明了新方向。
廣東防腐新思路醞釀已久,呼之欲出。
總的策略“打、防、教、監”四管齊下,打造有廣東特點的懲防體系
香港中環紅棉路8號的東昌大廈頂層兩側,各有一個紅色標志:“廉政公署”和英文縮寫“ICAC”,這就是廉政公署的總部。廉政公署在保持機構高度獨立和權威的基礎上,確立了懲防并舉、標本兼治的反腐倡廉理念。為此,廉署設置了執行處、防止貪污處和社區關系處三個專職部門,三個部門的工作相輔相成,全方位系統治理腐敗,采取懲治、預防和教育“三管齊下”的策略著重培養公眾對抗貪污的意識。
用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朱明國的話來說:“這種‘打、防、教’三位一體的策略被國際社會譽為經典的反貪模式。”
向香港學習,向香港的廉政公署學習,一直是內地學者和專家的呼聲。
朱明國在撰文中說:“紀檢監察機關現有的機構設置和工作模式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實踐來看也存在力量分散、職能交叉、資源浪費等突出問題。”
為此,他主張“在繼續堅持我們原有體制優勢的同時,按照懲處、教育、預防、監督的基本職能調整力量,整合資源,優化機構設置,更好地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這意味著廣東將構筑健全的“打、防、教、監”四管齊下的立體化防腐體系。
但正如清華大學任建明教授所問,“如何更好地分配防腐體系各條戰線上的資源?”對此,朱明國在他的文章中做了分配:“確保力量和人員向辦案一線傾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做到有一半左右的人員參加辦案。”
“一半左右的人員參加辦案”,增強一線的辦案力量也是香港廉政公署的主要特點,在香港廉署,將近八成的人員都分布在辦案第一線,其中執行處的人員超過了七成。
即使這樣,仍不能讓北京市紀檢監察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放心,他對南方日報記者說:“‘打、防、教、監’,四管齊下的立體化防腐體系易建,但要使廣東的紀檢監察機構具有像香港廉政公署一樣的權威性就難了,這也是現在國內防腐工作最難突破的制度瓶頸。”
國內知名的反腐專家邵道生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應該向中央呼吁給予廣東政策試點地位,讓廣東探索建立一個像香港廉政公署一樣具有獨立地位和權威性的反貪局。”
“但在現行體制下,廣東要有所突破,就必須加強紀檢監察機構的垂直化建設。”任建明說。
任建明的建議與廣東的防腐新思路暗合。在朱明國撰寫的文章中,他說:“要加快推進紀檢監察派駐機構改革,擴大省、市派駐直管范圍;全面開展縣級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工作,對縣直部門實行分行業、對鄉鎮實行分片區派駐管理。”
任建明說:“垂直化的管理體系,將有利于紀檢監察機構排除地方行政權力的羈絆,從而增強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