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例證
老字號得有新面孔
一些老字號在經營模式上已改變了以往的前店后廠的作坊式生產經營模式,實行集中生產和連鎖銷售,既保證了質量、方便了群眾購買又壯大了企業規模。為使老字號做大做強,以“狗不理”為代表的天津老字號根據企業的自身特點探索出一條企業改制連鎖經營的成功之路。
“狗不理”相關負責人介紹說,1992年該企業發揮品牌優勢以“狗不理”總店為核心,成立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并打破單一經營模式開發特許連鎖店。2000年并購了原東方飯店,2005年通過競價拍賣進行改制,天津同仁堂出資1.06億元入主“狗不理”成立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經濟實力大幅增強。其后又通過收購和新建等方式新添三家酒樓,企業規模明顯擴大。到目前為止已擁有酒樓4家,分店80余家,遍布全國21個省市及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據了解,還有不少老字號通過調整經營方向,在保護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以適應消費者需要。老字號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因此,不少老字號通過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擴大老字號的影響力。
D對策
“淬火”才能重生
走出去:樹立“津商”形象
天津老字號數量雖然較多,做到全國馳名的比重卻不大。一位經濟專家表示,擴大天津老字號的影響是振興天津老字號的根本。可利用影視劇的宣傳手段,根據天津老字號的成長歷程制作如《大宅門》《喬家大院》那樣的影視作品,樹立“津商”形象。制作專題片、圖書和畫冊以宣傳天津老字號。組織天津老字號品牌會展,發掘老字號的文化底蘊,建立老字號博物館并開發為旅游景點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天津老字號文化。
重保護:鼓勵引進社會資金
業內專家表示,天津老字號因經營不善大量流失以及一些頗有名氣的老字號商標或字號在外地被注冊,給相關部門敲響了保護老字號的警鐘。第一,加大老字號的保護工作,如在城市建設方面注意加強老字號保護,能不拆遷就不要拆遷,必須拆遷的要安排回遷以保護老字號的人氣。第二,由有關方面牽頭通過資產重組聯合經營的手段解決多家企業使用同一品牌或字號的混亂局面,以達到保護老字號的目的。第三,對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致使企業難以恢復的情況,以及因企業轉產而流失的老字號,應通過面向社會拍賣的手段將不良資產剝離,引進資金以恢復老字號企業生產,達到發掘和拯救老字號的目的。
做大做強:政府參股重振雄風
做大做強天津老字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也是弘揚天津傳統文化,進而推動天津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一些老字號“淬火”才能重生。有關專家建議,第一,加強引導老字號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深入挖掘老字號的潛力,在保持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開發新產品并提升服務,滿足市場需要提高市場競爭力。第二,對經營困難但又影響較大的老字號,政府通過參股的形式適當投入資金,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并直接參與管理,重振老字號雄風。第三,對經營狀況良好的老字號,應給予一定的獎勵資金,鼓勵這些老字號擴大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將產品或服務的市場推向全國,推向世界使老字號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天津經濟的發展。
E聲音
老字號應進E時代
網友小峰:北京的不少老字號已經有了網店,人們只需在網上下單,經過確認、網上支付、物流配送等環節,傳統的老字號商品就能送到家。網店可以拓寬老字號產品的銷售渠道,擴大市場空間,并且可博得年輕網民的青睞,最重要的是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希望天津老字號早日進入E時代,借助網絡平臺煥發生機。
網友威廉:以前只知道“狗不理”“十八街”“耳朵眼”“老美華”等老字號,后來聽說天津有100多家老字號。其實,不少天津人心中都有老字號情結,認為老字號產品有信譽、質量有保證,但真正了解老字號的人卻不多,所以說好酒也怕巷子深。老字號企業應該擴大宣傳,提高影響力。
網友天天:前幾天在路邊的小攤上發現有個小販正在兜售散裝麻花,大牌子上寫著“正宗十八街”,買回家一嘗,根本不是那味兒。老字號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發展才深得人心,不能讓假冒偽劣貨壞了好名聲,希望有關部門加大打假力度。
來源:城市快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