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的生死大限
無論如何,中央關于撤銷一部分駐京機構的文件已經公開發布,半年大限也在一天天減少。
郭進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還沒有得到縣里的意見,而最新接到的指示是,縣里準備新建火車站多年,一直無法立項,希望郭進到有關部門跑一跑,看能否往前推進一步。
吳禮典顯然很看好縣級駐京辦的存在,對于是否撤銷,他也表示未接到通知。但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1994年瑞安駐京辦成立,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批準的。這說明,我們這個駐京辦的設立是得到認同的。”
耐人尋味的是,過去四年飽受詬病的駐京辦,在此次裁撤中命運不一。國管局負責人1月28日的答記者問給地市級以上的駐京機構吃了定心丸,同時給縣級駐京辦下達了“死亡通知單”。
1月30日,南方某省駐京辦召集轄區內各地級市駐京辦負責人開會,“會議的精神主要有兩點,一是市一級的駐京辦保留很有必要,將根據新的文件向省里面申請繼續保留;二是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縣級駐京機構不應該再保留,撤銷之舉大快人心。”出席會議的某市駐京辦主任尤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接近駐京辦的人士分析認為,“‘同室操戈’表明即使同是駐京辦,由于服務的主體不同,仍然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如果縣一級的被撤銷,那省市級的駐京辦發言權無疑會更大,機構少了,魚龍混雜的情形將有所改觀,受到的指責會相應減少。”
張千帆認為,在目前央地權力格局下,地方各級政府都希望保留自己的駐京辦,要撤也是撤下級駐京辦。“這說明在這個問題上,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級之間還缺乏默契。解決駐京辦問題的關鍵在于重構央地關系、明確各級事權并保證政府法治。中央和地方、上級和下級不應該只是一種命令和服從的關系,各自都應該在自己的法律權限內運行。”
有觀點揣測,眾多各顯神通的駐京機構使得腐敗現象加劇,正常的行政權力被“潛規則”化解。這種觀點認為,近年來數量與能力膨脹的駐京機構一方面表明了中央集權能力的加強,同時又對中央權威構成了挑戰。而中央此次裁撤眾多縣級駐京機構,本身可能是強化中央權威的一個舉措。
值得關注的是,從1月24日的高調宣稱裁撤駐京辦,到28日國管局答記者問中關于“駐京辦助首都維穩部分保留”的表態,期間的變化令人玩味。
私下里,翁耀強對記者表示,“裁撤以縣級為主的駐京機構,是一場不對等的利益博弈,縣級政府無論如何是沒有能力去討價還價的,如果必須要撤掉的話,成立地方駐京商會或者老鄉會,由他們為家鄉的發展去做一些工作,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李平斷言此次撤銷行動難以奏效,他接到的最新指示仍是全力做好維穩和接訪工作,防止因為駐京機構裁撤的消息導致春節前信訪人員增多。李平認為,可能的結果有兩種,“要么是基層政府頂著被查的壓力,讓這個機構以其他形式繼續存在;要么是政法部門再來一個文件,允許基層政府設立區別于駐京辦概念的維穩工作站。”
1月29日,在國管局負責人答記者問的第二天,全國信訪局長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會上指出,“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社會各界化解信訪問題的作用,使大量的矛盾問題及時得到了有效化解和解決,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一位對維穩工作較為熟悉的學者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撤銷縣級駐京機構將陷入原來意圖的反腐敗與加強信訪工作的沖突之中。
而在記者致電北京周邊一位縣委書記時,他表示,目前撤銷駐京工作站還未列入議事日程,布局年后兩會的維穩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來源:中新網(記者 申欣旺)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