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排隊接水
中國日報網消息:在過去8個月時間里,一場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襲擊了云南,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廣、程度之重為歷史罕見。干旱的嚴重性使人們再次感受到了人類在自然災變面前的乏力。
“水來了,水來了……”記者在云南文山州富寧縣木央鎮木七坪村委會金檔村小組看到,當云南富寧消防大隊的消防車把水拉到村小組的時候,鄉親們在村干部的組織下,提著塑料桶排隊來取水。
記者在進村的道路上看到,由于長期的干旱,道路上堆積的灰塵厚厚的一層,干澀嗆鼻的沙土撲面而來,一陣風吹過紅沙滿天飛。 木央鎮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的東南部,“兩國(中國、越南)的結合部”,75%為石山區,居住著漢、壯、苗、瑤、彝、仡佬6種民族。木央鎮木七坪村委會金檔村小組有247人,59戶人家,全村全是苗族。
去年9月下旬以來,云南降水比常年偏少51%,與常年相比較為罕見。旱情不僅讓云南文山縣富寧縣木央鎮水塘干涸、地下水位下降,而且使得蔬菜漲價、果園無果、農作物顆粒無收。
自春節過后,36歲的金檔村小組村民張永民就開始掐著指頭過日子,家里的糧食不多了。事實上,無雨的日子早在去年8月下旬就已經開始。張永民盼能下場雨 ,但這些愿望最終破滅。目前,已進入春耕備耕時節,但旱象進一步加重,無法種植農作物。
由于村子地處山區,村子周圍沒有江河、小溪流過,村民們靠水窖積蓄雨水生活。
張永民告訴記者,自從去年8月,就沒下過雨,要到離村2公里的上者梅村挑水,挑了一個多月,上者梅村里水窖的水也沒了,又去離村3公里多的下者梅村挑水。
“從2月5號開始,政府就給我們送水,每天每人有10公斤水,家里有6口人,每天我挑60公斤水回家。” 張永民說。
金檔村小組日趨干旱、糧食逐年減產,村民也日益貧困。現在,張永民能做的只有默默祈禱:干旱少一點,收成好一點。
21歲的熊桂芬背著半歲的女娃娃排隊等水,提起水,她不禁感慨良多,“水太寶貴了,消防隊送的水只能保飲用,洗衣服要到10公里外的睦倫村,要走3個多小時的山路,沒干旱之前2周可以洗一次澡,現在半年多都沒水洗澡。
曠日持久的旱情加重了人們對水資源的渴求和依賴,人水矛盾也隨之明顯。“我們幾個月來都是挑水,一盆水洗菜、洗臉、洗碗、再喂雞。”熊桂芬告訴記者。
據云南富寧縣抗旱總指揮王毅介紹,進入2009年8月份以來,全鎮范圍內至今已經持續195天沒有出現過一次降雨。目前,全縣農作物受災害影響造成經濟損失598.4億,因旱造成4萬多人及3萬多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云南富寧縣木央鎮黨委書記張義勇說,每天用22輛車、180噸水運到鎮里的所有村小組,其中3噸水運到金檔村小組。他算了一筆賬,水的價格相當于城市水的58倍。在城里,一立方水2.8元,而運到山區的成本一立方水高達159元。
據悉,截止到目前木央鎮水庫蓄水量占正常年份的40%,壩塘有16處干枯,管引的村寨已有過半水源枯絕,石山區小水窖95%已干涸,人畜飲水非常困難。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Angelia 攝影 王如權) 編輯: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