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經適房的租售信息實際上就是小區的物業公司為了賺取利潤違規發布的。也有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私下參與經適房買賣,暗訪中有一經適房小區的保安聲稱可以幫助弄到經適房指標,每個指標要價6萬元至8萬元。”張振宇說。
南寧市經適房空置現象十分明顯。南寧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組織110名工作人員,對富寧新興苑、澳華花園、鳳嶺·在水一方等3個群眾反映較多的經適房小區進行了拉網入戶調查,雖然調查時值周末,卻有七成房門敲不開。
7月12日,記者在南寧市金禾灣、桃花源·祈福城、恒大新城等多個經適房小區采訪發現,在經適房管理部門的高壓之下,經適房違規租售風聲鶴唳,往日可見的出租房屋的小廣告已杳無蹤影。在金禾灣小區,一賣瓶裝水的男士告訴記者:“過去這個小區一直有房子出租,小區入口處的一個小賣部就有房源出租,只是這段時間風聲太緊,大家都不敢出租了?!?/p>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高壓之下,仍有部分中介頂風作案,只是這些違規的經適房買賣在更為隱秘的私下進行。記者在南寧市二手房網上輸入“桃花源·祈福城”,仍然可以查到不少房源銷售信息,個別的甚至直接標明是經濟適用房。
經適房違規的三大伎倆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經適房違規主要存在以下三大伎倆:
一、騙購經適房。這一伎倆主要存在經適房資格審查環節。目前,我國對申請人房產情況的核查普遍存在困難,核查只能覆蓋本市的房產情況,對于申請人在外地有無房產,無法監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