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安南郊北山門口村,行人從23層的“最牛違建”前經過(7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丁海濤攝
是什么催生了“最牛違建”?
記者在一些大城市的城鄉接合部采訪時發現,類似的“最牛違建”不是個案,有著一定的普遍性。
在北京的唐家嶺村,一棟豪華民房正等待拆遷,這個取名“董家大院”的7層出租大樓去年10月竣工,是村里最豪華的建筑,由5戶村民的宅基地合在一起建蓋,房東自稱投資上千萬元,共有338個房間出租。在唐家嶺村,大多數村民都在自家宅基地上加蓋了六七層樓房。
今年年初,唐家嶺村被北京市列入50個整治督辦重點掛賬村莊改造工程,12月前將全部拆遷完畢。拆遷中,村民在宅基地上建的高層房屋因為沒有規劃審批,被定性為違章建筑,3層以上建筑沒有補償金,“董家大院”的房主將蒙受不小的損失。
盡管也有可能被拆遷,更多的“違建”還在涌現。距唐家嶺村不遠的東半壁店村、西半壁店村和史各莊村,農民仍在搶蓋高樓,記者走進村子,每隔十多米就有一棟在建的六七層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