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此消彼長,使得8月CPI走勢顯得撲朔迷離。而真正的謎底,只能等待統計局在11日公布。
但回顧統計局、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的食品價格監測數據發現,8月份,受災害天氣影響,蔬菜價格再度大幅上漲,豬肉環比漲幅近10%,雞蛋價格上漲幅度超過10%。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使得新漲價因素增強,從而推動CPI創新高。
“財運通宏觀經濟8月一致預期”調查數據顯示,8月CPI同比增長預期平均值為3.4%,最高值為3.7%,最低值為3%,中值為3.4%。上述一致性預期調查對象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北大、清華、中金公司、匯豐銀行等國內外機構的50位專家和學者。
食品價格助漲
據商務部監測,8月份以來,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連續四周周環比均有所上漲,幅度分別為1%、0.4%、06.%、 0.2%。
發改委的價格監測顯示,8月份,36個大中城市集市豬精瘦肉和雞蛋平均零售價格分別為每500克12.14元和4.44元,分別比上月上漲9.27%和11.84%。大中城市黃瓜、茄子、油菜等15種主要品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為每500克2.15元,比上月上漲約5%。
統計局公布的旬度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也顯示,8月份以來,主要食品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其中,豬肉旬度上漲幅度分別為2%、0.7%、0.2%;雞蛋旬度漲幅為2.3%、2.6%、2.7%;豆角、土豆、黃瓜、西紅柿等主要蔬菜漲幅也都較為明顯。
機構根據上述數據普遍預測,8月食品價格上漲7.9%,漲幅比7月擴大1.1個百分點。由于食品占CPI權重三分之一,僅此一項即可推高CPI0.3個百分點。
不過,在翹尾因素下降的情況下,8月CPI不太可能較7月份大幅上漲。據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7月份CPI的翹尾因素為2.2個百分點,8月份降至1.7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徐劍認為,盡管在8月份翹尾因素已經回落,去年同期基數的影響也轉為負面,但是由于國內災害天氣導致蔬菜、豬肉價格上漲較快,以及國際糧食漲價的因素,此消彼長,8月份CPI仍然會走出上漲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