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土豆“進京”緣何要繞道山東?
國內最大的土豆產區內蒙古烏蘭察布旗距北京不到400公里,但這里的大批土豆要“進京”,竟然首先需繞到800多公里外的山東壽光市,然后再“旅行”約500公里進京。
外地蔬菜進京為何舍近求遠?“集散地,能配菜,走貨快。”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市場交易部經理張南如此解釋。
在壽光物流園,來自內蒙古的客商小韓說,一車土豆直接進京,十天半月也賣不完,成本高。如果拉到壽光市場,這里菜品多、買家多,一車土豆兩三天就賣了,返程時配上其他高價菜運到北京銷售,才有賬可算。
多位經銷商證實了小韓的說法。內蒙古、河北等地運到山東壽光的菜多數是“單品菜”,而北京蔬菜批發商一般需要搭配多種蔬菜。目前壽光市場已培育出一批蔬菜經紀人,他們有一定信譽,同北京等地批發市場形成了固定用戶關系,外地“單品菜”到壽光傍上蔬菜經紀人后,配貨運到北京,銷售就快。
蔬菜“繞道”是否增加了運輸成本?“綠色通道”政策落實如何?來自內蒙古的經銷商小韓坦言:“我運了幾年菜,基本沒享受過‘綠色通道’。”他說,按規定超限車輛不得享受“綠色通道”,超載一斤也不行。而不同地方的“超載”規定不同,同一車貨,在山東、天津算超載,在北京就可能不算,司機無所適從。
為何不在全國多布局幾個蔬菜集散中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業副秘書長陳明均說,蔬菜“倒流”現象,一是表明現有蔬菜生產布局不合理,許多地區蔬菜種植品種單一,未形成規模,難以支撐市場發展。二是表明農產品物流規劃不合理,且90%的農產品運輸依賴公路。
“國七條”提出,要完善“綠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產銷的組織化程度。陳明均等專家指出,要在全國形成布局合理的蔬菜基地和集散中心,降低蔬菜運輸成本,需要不同部門和各級政府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