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關消息,截至10月底,該關共征收稅款入庫32.6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1.4%,超過2009年全年入庫稅款數(31.42億元),也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年度稅收計劃(32.5億元)。據估算,今年有望可創該關稅收歷史新高。
據汕頭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內主要稅源商品進口快速增長是拉動稅收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汕頭關區火力發電、石化、塑料制品等項目順利運作,加上前期國際原料價格優勢,拉動關區煤炭、苯乙烯、塑料廢塑料及下腳料進口量穩步增長,海關稅收直接水漲船高。以煤炭為例,1-10月份應稅進口668萬噸,比增24.5%,征稅5.66億元,比增64.8%,關區華能、海門、大唐、靖海、紅海灣等幾大火電項目的投產,對煤炭需求居高不下,使煤炭進口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煤炭也取代塑料原料一躍而成為汕頭關區首位稅源商品。
此外,服務軟環境的不斷改善為企業擴大進出口提供了更好的通關支持。一直以來,汕頭海關努力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主要通過開展調研,及時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通關瓶頸問題;設立專門窗口,優先辦理進口煤通關業務;大力推行稅費網上支付和擔保業務,對納稅大戶實施“保姆式”貼身跟蹤服務;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員制度,對稅收大現場實施專人幫扶;“送政策上門”,引導企業拓展業務最大限度幫助企業用好用活用足政策;與中國礦產以及汕頭市塑膠商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關企長效溝通協作機制,加強納稅通關過程協作配合等舉措,優化通關環境,促進行業自律,為稅收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來源: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通訊員 陳岱芬)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