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路透社報道引用了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的話強調網絡安全存在威脅,然而,蓋茨的安全發言和國防部的數據似乎與互聯網數據跳轉中國這一現象無關:
“我認為未來存在巨大的威脅。眼下也有相當大的威脅。這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面臨的現實。”
美國國防部的資料顯示,每年超過100家外國情報機構試圖入侵美國政府機構、企業和大學竊取的數據足以填滿許多個美國國會圖書館。
路透社還報道說,蓋茨認為美國軍方現在正與私營部門的伙伴合作,保護自身的網站,“把它們納入保護傘之下”。
16日,美國福克斯網站也同樣為夸大互聯網數據跳轉中國涉及安全的現象造勢,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1月16日的報道將矛頭直指中國電信,并說,“本網站獲得的一份國會委員會的報告草稿稱, 中國國有的一家電信公司——中國電信——在那次持續18分鐘的事件中“劫持”了互聯網上大量的傳輸數據。”
文章將污水潑向中國電信,說,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在這份316頁的報告中寫道:“盡管委員會無法判斷中國電信公司對被劫持的數據做了些什么,但此類事件可能有若干嚴重影響。這種程度的信息獲取可能使其得以監視特定用戶或網站。”
佐治亞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克里斯·斯莫克說,無論是故意還是偶然,由于有大量數據經由多個國家傳輸,類似4月8日那樣的事件“每年(會出現)兩三次”。
他拒絕表示他是否認為此次事件是有人蓄意而為。
計算機安全服務商邁克菲公司的網絡威脅應對主管薩姆·馬謝洛說,考慮到每秒鐘都有大量數據在互聯網上傳輸,這個安全缺口可能“極具破壞性”。
馬謝洛說,他沒有發現任何證據令他相信,此事是有人蓄意而為之,但他指出,有越來越多的網絡襲擊事件源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