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的發言人對此進行了反駁。
路透社香港11月17日報道說,中國電信今天否認曾于今年4月“劫持”美國互聯網傳輸的信息。此前,美國的一個國會顧問團體稱該公司發送了錯誤的路由信息。
這家國有企業在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本社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說:“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發言人否認曾有過任何劫持互聯網傳輸信息的行為。”
美國因為嫉妒中國搶占全球電信行業市場和電信設備發展取得進步而大潑污水,臺灣《自由時報》11月15日發表題為《國安受威脅,美緊盯中國電信設備業》文章,指出了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的報告的意圖: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發布一份草擬的報告指出,中國正漸漸成為全球電信設備的主要供應商,但這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威脅,因此要求美國政府加強檢視。
報告指出:“中國實際上正成為電信等很多部門的主要市場推手,因外國企業參與基礎建設關鍵零件的制造、安裝、應用和維護,從而引發的國家安全脆弱問題似乎日益明顯。”
日本媒體則稱各國正在網絡空間展開激戰推進網絡信息安全機制建設。日本《選擇》月刊11月號刊登題為《看不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全球網絡戰日益激烈》文章,文章報道說:
世界各國正在網絡空間展開激戰。美國與中國今年公開宣布創設“網絡司令部”,俄羅斯、西歐國家、以色列也在推進體制建設。“網絡戰爭”正從應對黑客和恐怖組織轉入擁有豐富財力和人力資源的國家擴大攻擊力與遏制力的階段。網絡空間的間諜和攻擊主體往往是國家機構,成敗取決于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