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青島上內高班的阿茹孜?古麗給新和縣農民艾則孜?艾迪里斯寫信,她在信中說:“我在青島看電視新聞,了解到艾則孜爺爺的故事,很受感動。我們年輕一代享受了國家的各種惠民政策,更要好好學習,以更加優異的成績更好地報效國家的培養、社會的關愛。”
前不久,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分別對新和縣渭干鄉帕合特勒克村農民艾則孜?艾迪里斯“紅色收藏”事跡進行了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反響。
新和縣70歲的維吾爾族農民黨員艾則孜?艾迪里斯,堅持“紅色收藏”48年,建起新疆首個農民“紅色收藏室”免費向群眾開放,被有關部門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他曾擔任村支部書記25年,帶領村民興修水利,脫貧致富。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基層少數民族黨員的神圣職責,表達著對黨的赤誠之心。
從沒進過學校的艾則孜?艾迪里斯是通過脫盲班學會讀書寫字的,他將自己對黨、對新生活的熱愛、對英雄的景仰一字字寫下來:“1965年2月2日。我是個貧困人家的孩子,從小因為窮,上不起學……是偉大的祖國給了我溫暖,讓我過上了好日子,我要像雷鋒一樣,為人民做更多的事。”“我從小就得到了黨的關懷,我要讓下一代也知道黨的恩情,把黨的先進性延續下去”。他日記里的兩句話給前去參觀的人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新華社記者劉宏鵬采訪后說:“我從沒有見過一個普通的農民能這樣熱愛黨和國家,他用自己的行動和真摯感情表達了內心深沉的愛國之情……”
“我們要大力宣傳像艾則孜?艾迪里斯這樣的典型人物,他把48年來點點滴滴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全部濃縮在自己的收藏里面,他真是個了不起的農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吳卓勝在稿件里寫下這樣一句話。
來源:新疆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