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屠杰(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歐亞建設(集團)總公司董事局主席):我在去年兩會提案中曾建議盡快出臺切合實際的主要商品的包裝標準,尤其是高檔消費品和特殊商品,加強對商品過度包裝行為的治理和整頓。積極引導企業執行國家有關政策,不生產、不采購、不銷售過度包裝商品,鼓勵企業對一般商品實行“原始包裝”,對高檔商品實行“簡單包裝”。過度包裝“櫝貴于珠”,名不副實,不僅嚴重浪費資源,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還助長奢侈浪費等社會不良風氣的滋生、蔓延。同時也極易滋生腐敗。
過度包裝與低碳消費理念格格不入。“十二五”規劃建議,倡導全社會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模式。這很及時,很重要。現實社會的要求,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促使我們應該好好地重視日益嚴重的商品包裝問題。去年國家開始實施的《循環經濟促進法》明確提出應采取預防優先與綜合治理相結合的方式處理資源浪費問題,但這部法只是一個基本框架,對于一些諸如如何遵守、如何鼓勵、如何追究責任等問題并沒有進一步明確。所以,限制過度包裝,完善包裝相關法律仍然前路漫漫。
拉動內需不能成為公款高消費理由
【新聞背景】
鑰匙在插孔內一扭,汽車像野獸一樣發出“嗷”的一聲,油耗儀表盤刷一下從“0”跳到“17”。“我就喜歡這個‘吼聲’,過癮、氣派,跑起來像一頭獅子。”小劉是山西一名縣級機關的司機,他駕駛的是一輛進口品牌的越野車,百公里油耗20公升左右。“機關用車要氣派、大方,油耗大不大無所謂,反正是公家出錢,平時加油盡管加,到年底領導一簽字就都報銷了。”小劉說。
統計顯示,目前,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2000億元,每年公務車輛購置費增長20%以上。
點評:
俞敏洪(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我聽說,在倫敦,真正的“皇糧車”并不多見。政府不斷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任市長肯利文斯每天乘地鐵上下班,現任市長約翰遜則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而在國內,我去一個縣教育局,結果局長不但配了公車,還配有一個司機。現在車輪子費加招待費,國家一年要花上好幾千億元人民幣。不僅如此,還人為造成了不少城市的堵車問題。
“真皮座椅老板臺,魚翅鮑魚當小菜”。我到過國內很多地方,吃飯點的菜都非常好,一桌飯錢上萬甚至幾萬元的并不少見。我很奇怪他們的預算從哪兒來的?像我們在國外上市的公司,請人吃飯之前要查一查有沒有預算,如果沒有預算,董事會會說,請你自己掏錢請客。我請政府官員吃飯,一不吃魚翅,二不吃鮑魚,但參加有些地方政府的宴會,可以說是過分的好。有些政府部門請老外吃飯,老外對魚翅一點感覺沒有,還是照樣點。
蔣洪(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拉動內需不能成為公款高消費理由。當前,內需不旺、消費乏力,主要是居民購買力處于低迷狀態,而跟公款消費關系不大。制止公款奢侈浪費最為關鍵的是領導者的決心。鏟除公款奢侈浪費總比維護社會治安的難度要小得多;抓住一個公款吃喝者要比抓一個盜賊容易得多;確認公車私用或者公款旅游也比認定一個詐騙犯更方便。只要有關部門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堅決行動,就一定能夠遏止并最終消除公款奢侈浪費現象。
來源:中國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