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銷售員王子春這一段時間正忙著裝修新房。新房位于天津外環線以內、配套較齊全的華城麗苑,敞亮的兩居室,面積70多平方米,購房時的價格是每平方米4400元。王子春夫妻倆都是江蘇人,在天津大學畢業4年后,通過貸款購房,實現了安居夢。
華城麗苑是天津中心城區一處限價商品房項目,屬于保障性住房,經過兩年施工,今年10月底入住,80%的居民是王子春這樣的青年夫妻。房屋的標準和商品房檔次一樣,社區綠化率45%,而房價比周邊普通商品房低20%。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委、市政府連續將住房保障列入有諾必踐的每年20項民心工程之首,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對天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的殷切期望。
劉玉棟是和平區新興街保潔隊的農民工,從家鄉河北省滄州市來津務工21年,一直期盼著能在城里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今年6月,天津把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城市住房保障體系中,首批為劉玉棟等7名農民工勞動模范配租廉租房。同時,他們領取了天津市的戶口簿和身份證。在金堂家園兩居室的新房里,劉玉棟感嘆,“20多年沒白干,天津容納了我。”
在天津市國土房管局的監控中心,16塊銀屏閃爍,動態反映全市地類管治以及房屋管理的過程,包括住房保障的情況。局長吳延龍介紹,“十一五”期間,天津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405萬平方米、33.5萬套,發放租房補貼7.5萬戶,41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保障,受益者占城鎮戶籍家庭的20%;政府供應土地962公頃,接近市中心和平區的全部地域面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量達到全市住宅建設量的30%左右,有效改善住房供應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