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步入“后話題”時代
溫總理詩歌成北京高考作文題 159中學老師押中
新華時評:發揮高考作文命題的人文教育功能
多數題目寓意深刻
“讓每個考生有話可說”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題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這是北京實施自主命題以來,作文題首次沒有附帶材料,以純命題作文的形式出現。
“這道題讓每個考生都覺得有話可說。”翟小寧表示,今年的作文題沒有給過多的附加材料,盡可能減少對學生的束縛,淡化審題、張揚個性,體現了高中新課改后語文考試注重對學生平時語文學習能力的考查,抒發每位考生心中獨有的感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社會主流價值觀。
著名作家梁曉聲也關注到了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他對記者表示,《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寄托著溫總理對當代青年的期望,詮釋著青年一代應有的價值觀??赡懿簧倏忌⒉恢馈把鐾强蘸湍_踏實地”的背景來歷,但幾乎所有考生都可能把“仰望星空”形容成人生的理想目標,而“腳踏實地”是達到目標的路徑。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寓意頗深,不僅僅考生要考慮該問題,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體味其中的真諦。”梁曉聲說,全民族都有克服浮躁心理、腳踏實地的現實必要?!把鐾强铡庇狭恕?0后”、“90后”獨特的個性,有利于他們人生想象的比照,同時具有很深的寓意,發人深?。?/p>
“只有聯系現實,才能打開思路!”湖北省隨州市二中高三語文老師任紅玲表示,今年很多地方高考作文題延續了近年來高考作文的一貫特點,新材料作文。對于這種作文,考生可寫的角度很多,發揮空間也很大,具體的寫作方法在考前老師肯定也都指導過,但具體怎么寫,還得看考生個人對材料的理解和對文字的駕馭能力。要寫好這類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理解材料的含義,然后牽引到現實中,聯系社會現象來寫,只有這樣,考生才會有話可說。如果僅僅圍繞材料和漫畫,思維必然受到局限。
近年,尤其哥本哈根會議以來,環保、低碳、綠色等成為流行熱詞。江蘇省今年要求考生以《綠色生活》為題作文。正在舉辦世博會的上海市,則列舉丹麥人釣魚時帶上尺子,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生及孟子的“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警句為材料,引導考生關注生態平衡等話題?!八墙o考生一個社會責任的思考,它讓考生走出書齋去想今天一個中國人、一個大國對于世界的承諾?!比渭t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