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說:1934年,日本人把從北京到天津的長城以南地區強行規定為非軍事區,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個傀儡政府。一場民族悲劇降臨中國,這一年葉篤正18歲。
主持人:葉老,應該說您念書的時候,是1930年進的南開中學,那么1931年九?一八就爆發了。有意思的是,其實您的中學和大學一直是在這個戰火紛飛,國家非常動蕩的年代去完成的。但一個人,他的中學和大學,也是他人生觀形成的最關鍵的階段。那么您覺得,一個人在這樣戰爭背景下的讀書,和在和平年代的話,他的人生觀會有什么不一樣呢?
葉篤正:南開中學理科都很好,所以培養了我理科的興趣,我要念科學,將來我一定要把科學搞好。但另一點的話,就是當時我特別感覺到,中國人實在是被人欺負得太厲害了。有個海光寺,我不曉得你們知道不知道,就是海光寺,它是個日本兵營,這個日本兵營,他把中國人,給他搞炮臺什么的,之后就把這些人都殺死了。我就感覺到,多少個腳踩著我,踩著我,我透不過氣來。
解 說: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那時即將中學畢業的葉篤正采取了一次出人意料的抗日行動。
主持人:我聽說有一次,。您差點兒被張伯苓校長開除了是嗎?
葉篤正:張伯苓他很支持學校的愛國,很支持抗日,但是他不讓你出去。
主持人:這是為什么?這好像有點兒矛盾?
葉篤正:你出去之后,你們會解決什么問題呢?你被打了,被抓了之后,先會是學校的問題,學校還得去找你們去,還得去救你們。所以有那一次,我就跟著大家,他不讓我們出去,我們就給他請愿了。請愿的話,大家都一起跟著,說是到張伯苓,到校長那兒去。后來一個人一個人都走了,就剩我一個了,我去了。
主持人:那你進去之前,就沒想到后果嗎?
葉篤正:我沒有想,當時根本沒有想,不想到后果什么的。
主持人:那他有沒有問,那些人呢?
葉篤正:不知道。我說大家都說來,我就來了。所以他那一次特別氣。
主持人:他當時跟您說了些什么呢?
葉篤正:他說,我們都為你好怎么怎么,你們就是這樣子,結果破壞他的想法,結果反而不好。就這樣子,他要開除我。
主持人:葉老,我覺得您特別有意思,就是很多人都說您個性也比較內向,可是從剛才,您看您路見不平,被關到警察署,然后包括同學都走了,就你一個人跑進去了,那當時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自己會有這個勇氣,會有這樣一種行為呢?
葉篤正:我沒有想,我確實沒想。
主持人:那現在回過頭來……
葉篤正:我感覺到,我應該做,這件事我應該做。
主持人:你就要去做。
葉篤正:我就去做,至于后果,我當時做的時候,都沒想到。我有很多次,很多時候,就是我老伴兒老說,“你想想,不去別去。”她老說我,我覺得應該做我就做。
解 說:1935年, “一二?九”運動爆發,剛剛考入清華大學的葉篤正,很快加入了這場運動,兩年后,他回到學校,在乒乓球臺邊結識了學長錢三強,在這位日后影響中國的核物理學家的勸說下,葉篤正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物理,選擇了對國家更為實用的氣象學,1945年,葉篤正來到美國,師從于世界著名氣象和海洋學家羅斯貝。
葉篤正:如果有人問我,“你在芝加哥大學,你學到了什么東西”?我說不出來,我確實說不出來。但是,影響我的是什么呢?是我跟我的老師對話。
主持人:您的對話是指討論嗎?
葉篤正:討論,我是經常跟他討論。
主持人:那您說這個討論,我倒首先想問您這么一種現象。就是在中國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但是說是在國外,老師講,學生會經常打斷老師,提出質疑。
葉篤正:我可以說就是在他們美國那種教學方式上成長的。
主持人:受益的。
葉篤正:我最得益的地方,我就得到了他的治學的精神。他跟我說一句話,他說“facts are all the important”,事實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一切的都從實際出發,我總感覺到他那種治學的辦法,他往前看,他不是就事論事來討論這么一個具體的問題。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看,現在大氣,過去都是物理的現象,他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時候,他就寫了一個東西,關于化學方面的東西,要想到化學對大氣的影響,那時候根本沒這個問題,他想到這個。現在的話,五十年過去了,現在化學問題在大氣里頭是一個非常重要問題。所以他總是往前看。要沒有Rossby,老是看的面那么廣,不是局限于一個當前的看到的,抓的東西就是它,這樣子話呢,我可能做起工作來就縮,不是這樣子擴,是縮,就縮到里頭來看,總是在這里頭想。我現在的話,我現在看的東西是擴,不是縮,不是局限在這里頭,是這樣子。